安禄山起兵消息在三日后传到长安,一时间,长安米价暴涨,大有超过去年大灾之势,民间里人心惶惶,试子不读书,商人不早市,所有人的眼睛都在看着朝廷的对策。此时,杨国忠、李亨、李琮三人不约而同的来到御书房,等待着大唐皇帝李隆基的决断。“相国,你是说安禄山带兵入朝?”“不是入朝,陛下,是臣以前所说不幸被言中,安禄山那厮果真反了。”“安禄山造反!不!不可能!朕待他不薄,他为何要反?”“皇上待他确实有天高地厚之恩,但他不思回报,竟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举,其心可诛!愿皇上早日发兵,诛杀此贼!”“那爱卿看何人领兵为好?”杨国忠刚要回答,太子李亨却上前一步奏道:“六帅府大将军李月为长胜将军,儿臣保举他为帅,征讨安禄山!”李隆基闻太子之言,脸上露出犯难的表情,旁边的李琮看到,便上前奏道:“李月虽善打仗,但毕竟年轻,资历不够,再说皇上之病暂时也离不开他,儿臣以为领大军者,最好不用外人,以防生变,所以儿臣保举甄王李琬领兵前往平叛。”“靖德太子所言极是,臣再推荐河东节度使高仙芝和北庭节度使封常清为左右副将,这样就万无一失了。”杨国忠在一旁补充说道。“琮儿和相国所言不错,朕的身子现在确实离不开迎春,就依你等所言,封琬儿为辅国大将军,高仙芝和封常清为副,率关内军二十万,讨伐反贼安禄山。”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李隆基命甄王李琬为主帅,高仙芝和封常清为副,率关内军二十万,讨伐反贼安禄山。就在出兵的前夜,郯王府内,郯王李琮密唔了甄王李琬。“二弟,我让你所办之事是否已办妥?”“大哥,依你言,所需五万军我已用后军名义调往泾州,不知大哥想派谁去掌管?”“此事不宜派外人,我就让小晃去掌军吧!”“也好,事不宜迟,明日小晃就和我一同出发,届时他领五万军留在泾州,供大哥调遣。”“好的,但此事极密,就是杨国忠也别让他知道。”“这个我省得,大哥准备何时动手?”“时机还不到,还要再等等,关键是要把京城的军队都控制住,到时一切就由我来决定。今天就这样吧!我祝二弟旗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