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臣的辩论之下,终究还是侍中令这一派更胜一筹,庞统在走出大殿的时候,都是喜气洋洋的,高高的抬起头来,欣喜的与仲长统,马均等人商谈起该如何改变如今匠人的地位,众人都很开心,仲长统初次体会到了胜利的感觉,开心的已是合不拢嘴,至于马均,他只是单纯的为了天下匠人而开心罢了。
马均自幼喜欢钻研此道,奈何,匠人压根就不被人所看得起,尤其是他的那个时代,更是这样,阿父对于自己的选择,很是失望,师君虽没有明说,却一直对自己没能继承他的衣钵,而感到悲伤,马均偶尔也会想,时不时自己当时听从他们的安排,就不会总是会想起他们失望的面孔?
可是活着,不只是要对得起他人,更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自己找了一条自己所喜欢的道路,并且坚持到了最后,他这一生,都在做自己所喜欢的事情,他觉得,他对得起自己,自己这一生,不枉活,虽说没能继承师君的衣钵,可他这一生,也没有浪费过任何东西,不浪费饭菜,不浪费时间,他拿出自己的积蓄,无偿的救助了很多人。
他虽没有在阿父生前做出什么让阿父骄傲的事情,可他一直以来,都是在行善事,保持仁义之心,阿父在天之灵,只怕也是能感到欣慰罢,马均如此想着,这一次,他帮着庞统,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也许以后的匠人地位依旧不高,但是,起码他们能活得更好一些,或许还有千千万万个马均,在选择这条道路的时候,也不会看到那么多失望的脸庞。
庞统他们要去府内商议这些事情,而作为最大功臣的马均,却没有去参与,他在工府还有自己的事情,告别众人之后,老人徒步离开了此处。
若是说,建宁之风乃是好战,是一种进取的勇气与力量,那熹平之风,大抵就是如此,朴实无华,默默的牺牲着自己,熹平的大臣们,大多都是处政狂魔,不知疲倦,从来都不好奢华,穿着朴素,一心为公,这便是熹平之风范了,孝宪皇帝的那批大臣们,总是保持着这决心与毅力。
而诸葛亮这边,众人看起来都有些沮丧,唯独诸葛亮,没有任何的诧异,他早就看出了天子的想法,天子要打压他,为新侍中令庞统造势,诸葛亮同样也看出了,天子还是会用自己的迁徙之策,这次对于庞统,也只是借用庞统,来完成天子早已想好的工匠大策。
早在延康翻车,延康犁出现的时候,天子心里其实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比起这些新奇事物所带来的好处,取缔匠人限制所带来的坏处,简直就是微不足道的,只要能再出现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