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顺流放下去。
这些木头就会向下游飘去,最后总有一些会到达遵化一带。
通过这个方法,杨凡每天都可以得到多伦城的详细报告。但是没有办法把他的命令传过去。
人力踩踏驱动螺旋桨的漕船,因为没有装甲防护,不能抵抗两岸蒙古人的弓箭射击,不得不停运了。这导致交通断绝,这年代可没有无线电通讯。
要想重新开通水路交通,就必须给漕船安装上四面和顶部的装甲。
蒙古人的箭失质量很差,他们严重缺铁。牧民征召兵的箭头绝大多数都是骨头和石头磨制的。只有军官才有铁箭头。
所以,只要有两毫米厚的钢板就足够抵挡了。甚至一毫米的渗碳加强表面硬化的瓦愣钢板也没问题。
杨凡的新城钢铁厂,已经安装了三台平炉,还上了一套钢棍轧钢的生产线,都是二愣子收废品收来的。
现代好多小钢厂都关停了。这种按照报废处理的设备有的是,就是把这些设备改为用水力驱动费些力气罢了。
这些宽幅仅仅三米的小轧板机器,需要的动力不算大。
杨凡从北塘船厂调来了大批技师和工人,改装这三十条漕船。
主要是在船的两舷和顶部安装钢架,覆盖瓦愣钢板。没有焊接,但是热铆技术已经很成熟了。这个活,铆接就可以。
热铆技术虽然简单,但是非常靠谱,一直到二战前才被电焊技术彻底淘汰,一战的军舰基本都是铆接的。用了几百年呢。
每一条船,尾部安装两台改进后的纽科门式蒸汽机和明轮。经过改进设计,纽科门式蒸汽机2.0版本,大大减轻了重量,提供了功率,现在装两台就够了。
陈志坚坚持给这些漕船的中部,安装一座桅杆和一副中式硬帆,两舷安装了一些摇橹。中式硬帆利用不同方向的风效率高。这些都是给蒸汽机做的保险和备份措施。
他的理由是,这些蒸汽机的可靠性不佳。战斗时要是熄火了,会出大事的。而且,这些船机动起来非常的笨拙,操纵性极差。
如果有一定数量的摇橹,可以方便调整方向和掉头、拐弯等。
就算蒸汽机坏了,而且没有合适的风向,船帆也不起作用,至少可以摇橹保持最低程度的运行。紧急情况可以脱离战场,不至于抛锚了,然后原地被动挨打。
经过计算,这样下来,安装蒸汽机和明轮,安装瓦愣钢板装甲,安装桅杆和一面中式硬帆。
再加上摇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