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殿下在洛阳,我先去见他。”
杨恭仁沉默了,片刻他缓缓问道:“你是劝我投降,是吧!”
“当初大哥在荥阳时,我去找你,你告诉我,我去太原,你去长安,各给对方留一条路,大哥还记得吗?“
“我记得。”杨恭仁淡淡道。
杨师道叹了一口气,“现在的时局我不说,大哥也应该清楚,唐朝大势已去,人人各寻后路,连关陇贵族的独孤氏和窦氏也暗地里找过杨元庆,现在荆襄战役已经结束,襄阳成了一座孤城,大哥守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杨恭仁沉默半晌,叹道:“这些我当然明白,只是当初李渊不肯用我,就是怀疑我会投降隋朝,我心中早憋了一口气,若我现在投降,岂不是说明他的猜测正确,我却陷于不义,这口气我咽不下。”
“大哥,这只是一口气而已,为了赌这口气,却赔进了大哥的前途,是否合算?杨元庆让我转告大哥,只要大哥肯投降,他将实封大哥为户部尚书、襄国公,而且五妹现是楚王侧妃,将来会是贵妃,我们家族又将成为皇亲国戚,大哥,不能为了一点面子,就毁了自己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杨恭仁低下了头,良久,他苦笑一声道:“就算我不为面子,投降隋朝,那你大嫂和侄儿侄女怎么办?他们都在长安,这会害死他们,我不能这样做。”
“大哥,这个问题很好解决,长安有隋军情报堂,可以很轻而易举把他们转移出来,而且还能让独孤家或者窦家帮忙,保护住他们,我可以保证他们平安无事。”
杨恭仁背着手走到窗前,久久凝视着院外,他最终叹了口气:“为我一人的颜面而陷襄阳城四十万人于危境,是我失大义了。”
他又回头道:“你回去告诉徐世绩,我可以把襄阳城交给他,但我要回长安,而且愿意回长安的士兵,也希望他不要拦截,我就只有这个条件。”
杨师道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半晌,他无奈地问道:“大哥真的要回去吗?”
杨恭仁点了点头,“我不能让自己陷于不义,我必须回去,不管李渊怎么处置我,至少我问心无愧了。”
杨师道知道大哥是个极为固执之人,他已决定之事,自己无论如何也劝服不了他,只得起身行一礼,无可奈何告辞而去。
杨师道刚离开不久,高士廉便匆匆赶来了,他也听说杨师道来了,这令他心中充满了希望。
“杨尚书,听说师道来了,人还在吗?”高士廉进屋没有看见杨师道,心中不由有些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