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得花厅,文章和孙老爷互相谦让了下,便分主宾坐了,下首分别坐着徐夫人和孙夫人。
孙老爷笑道:“文老弟,我这几日查了那黄历,八月二十八却是个宜婚娶的吉日,不如就把孩子们的婚事办了罢。”
文章俊脸一抽道:“只剩年余,时间怕是过急。”·
孙老爷皮笑肉不笑地道:“我说的是本月二十八,却不是明年八月。”
文章面色一沉:“孙兄何意,莫不是一顶小轿便想把我文某人的女儿抬去吗?”
孙老爷深吸了一口气,试探地问道:“文兄的意思?”
文章十分不舍地道:“那便明年的八月二十八好了。”
孙老爷心中骂道,好你个文老狗,你说那笔款子要女儿出嫁时才肯借予我,严家又催要的如此急,你想害死我不成。
面上却越发和蔼,缓缓道:“以我孙文两家财力,操办个婚礼还不简单的很。”
文章实不舍得女儿如此早嫁,旁边的徐夫人拉了拉他袖子,低声道:“老爷怎地糊涂了,女儿嫁了也可以回门,莫不成你想晓梅尚未过门便有人喊娘吗?孙家女婿那四个侍女哪一个不是如花似玉?!”
文章一凛,立刻改口道:“孙兄所言甚是,那便八月二十八罢。”
商定好了婚期,众人纷纷坐好,却是将要行那订盟之礼。
待得片刻,文晓梅着一身湖蓝直领对襟拖地长裙,腰间扎了条深蓝丝绦,羞羞答答地行了进来。
来到孙老爷面前,文晓梅低垂着头,素手从丫鬟手中托盘里端起茶盏,盈盈一拜,孙家老爷笑着接过茶盏抿了一口,放回时伸手从袖中摸出个红包,轻轻置于茶盏之上。
又来到孙夫人面前,重新端了盏茶,晓梅低首,半躬身,恭谨地奉上,孙夫人却顾左右而言他,笑着对徐夫人道:“闻得晓梅姑娘却是妹妹亲自教导出来的,看这模样,这教养真真有那大家闺秀的风范,就是腼腆了些,也不怎么喊人。”
徐夫人见文晓梅额上隐隐冒汗,不禁起了一丝怒气,淡淡道:“姐姐还是赶紧把这茶喝了罢,这儿媳毕竟不是姨娘,我家姑娘羞怯了些也是正常。”
被一语道破心事,孙夫人脸一红,伸手便端起了茶盏,一口喝干,从袖中亦摸出个红包放上,文晓梅直起身,又拜了一拜,方向其他族眷那里走去。
如是拜完男方亲眷十二人,晓梅轻轻退下。
过得片刻,又换了身浅黄色印花罗百褶裙,依然低着头,面向外坐到了厅堂中央之椅上,另有丫鬟拿了一矮几,晓梅便把脚踏其上。
孙老爷手执一红绳为文晓梅戴上,下面吊着个纯金指环,孙夫人亦手执一红绳为她戴上,吊着的却是个铜戒,乃是取其夫妻同心,情比金坚之意。
至此,礼毕,文章便张罗着孙家人入席,女眷等却由徐夫人招待,于后院另开一席。
待晓梅回到书斋,一众姐妹立刻围了上来,双胞胎一人抓住文晓梅一边,闹道:“姐姐快给我们讲讲罢。”
文晓梅红着脸,抿嘴笑了笑,便低声诉说起来,待说到孙老爷给了个红包,大病初愈的文菊立刻伸出手,道:“红包给我。”
晓梅便从怀中把那十二个红包掏了出来,文菊自拿到一边数去。
文竹笑着坐在一旁,待听到孙夫人和徐夫人的针锋相对时,面上变了一变,复又扬起笑容,听晓梅讲了下去。
待到文晓梅说完,文菊却也刚好查完红包,笑道:“这孙老儿却也大方,一出手便是一千两的银票。那孙夫人忒也小气,竟拿十两银子凑数。”
姐妹几人凑到文晓梅身前,抓起那对戒指来看,那纯金指环既粗且大,谈不上什么做工,倒是那铜质戒指,凤首龙尾环绕成圈,端的是精巧异常,文菊打趣道:“莫不是这孙夫人把她婆婆给她的戒指又给了你?”
双胞胎十分捧场地起哄道:“正是如此正是如此。”
文竹淡淡地道:“你们且休得胡说,此话姐妹间说说也就罢了,若传到那孙夫人耳中,五妹便不用嫁了。”
双胞胎欢呼一声,立刻便往外冲,看那架势,竟是要冲到孙夫人面前重述一遍。
文竹毫不犹豫地伸出手,一把抓住一个,扔给文菊一个,自己把手里这个面朝下放到了膝盖上,举起手掌,对着屁股狠狠地打了起来。
文菊略有不忍,文竹冷冷道:“她们将来若嫁了人,说错话,却又有何人来救她们?”
文菊一怔,便把自己手里那个也依样施为,看那手劲,却又比文竹狠上了三分。
文竹这次坏人做绝,双胞胎的屁股肿的老高,文竹吩咐文菊把她们领下去上药,每人默写家规百遍,并罚掉晚饭及一个月的点心。
一瘸一拐地双胞胎出去前很是幽怨地看了她一眼,文竹只能苦笑。
文竹转头拉住欲跟上去的文晓梅,却对文晓菊道:“八妹,若无事便去看看你那两个不成器的姐姐。”
文晓菊点了点头,淡淡地道:“姐姐放心,我定会好生管教她们。”
见文晓菊亦出去了,文竹把文晓梅拉到自己身边坐下,面色凝重地道:“五妹,我有一事嘱咐,你定要答应于我。”
文晓梅笑了笑,道:“姐姐尽管吩咐便是,晓梅无所不从。”
文竹盯着她双眼,缓慢地道:“你去了,切莫委屈了自己,若他孙家欺凌于你,自求和离便是。”
文晓梅一怔,随即笑骂道:“姐姐却说的甚么,还没出嫁便惦记着和离了。”
文竹冷冷道:“那孙慕白有美婢四人,无不花容月貌,还有那孙家夫人,今日当我父母面便敢凌辱于你,若嫁了过去还不知道何等光景。”
见文晓梅神色黯然,文竹猛地拍了拍她脸颊,道:“过的不舒心,回来便是,咱们文家嫁出去的女儿,依然姓文。”
文晓梅如同醍醐灌顶,断然道:“晓梅必定永远都是文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