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红色在桃子尖尖上透出来,让人看了忍不住就馋涎欲滴。
李帛从发现桃子尖泛红开始,就忍不住摘下来尝鲜了。虽然还没大熟,没多少甜味,但胜在清脆。
云来村整个村子里都遍植桃树,也没人去区分哪棵树是谁家的,反正那么多,谁想吃都可以摘来吃。听杨昱说,沿着村旁的那条河流往南边去,大约十来里的地方,河流两岸有一片桃树林,村子里桃树就是从那儿挖回来种植的。
因为大家相信桃木避邪,因此也就种植的多。
听到那个河流两岸的桃花林,让李帛忍不住又感叹,莫非那就是陶渊明老先生笔下的世外桃源的入口处?
呃,其实等姐把这里改造成能自给自足的村子后,何尝不也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嘿嘿嘿。
村子里除了桃树外,还有一种最高也才三米左右,叶子有点像桂花树的驱蚊树。这个树的用途,李帛还是有天晚上很疑惑的问杨昱怎么家里没有蚊子,才知道的。
她记得小时候在外婆家,一到夏天,外婆的蒲扇就不离手,除了扇风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赶蚊子。当李帛很疑惑的问杨昱,为何到夏天了,屋子里怎么都没蚊子时,杨昱告诉她,这都是驱蚊树的功劳。
原来,这里的猎人在山里打猎时,发现有的地方有很多蚊虫,有的地方却看不到什么蚊子,后来大家仔细甄别,终于发现了驱蚊树的秘密。这种树并没有散发出很浓烈的气味,但不知为何只要有它在的地方,方圆十几米范围内,就见不到什么蚊子。于是大家就将这种树移植到村子里,便也再不受蚊虫的叮咬了。
夏天蚊虫多的季节,猎人们也会在背篓里装点驱蚊树的叶子或枝条,这样即便是山中过夜,也不受蚊虫侵袭。
李帛听了后是啧啧称奇,天下之大,果真是无奇不有。夏天要是免除了蚊虫的侵扰,那简直是太爽了。
待到她紧赶慢赶,天天从早到晚的缝制,终于将两套衣衫都做好后,小麦的抢收终于开始了。
待得村里种田最有经验的老把式一挥动镰刀,其他人立刻也行动了,纷纷开始了抢收劳作。
整个山坡上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大人们在收割,小孩子们则忙着送水送饭。也许是地理条件的限制,这里人使用的运输工具都是独轮车。这种独轮车一次性也可以装载五六捆麦子,又可以在田间小道上行驶,比较方便。
开始收割的那天一大早,杨昱没吃早饭就去田地收割去了。李帛煎了一些油饼,又用陶罐装了一些稀粥,咸菜,送到地头给杨昱吃。
杨昱大口大口的吃油饼,喝粥,用最快的速度吃饱喝足,又投入到紧张的收割中。李帛也拿着镰刀帮忙收割,只是一垄地还没收割完,她的手掌心就被磨出了几个血泡。
杨昱看到后,很是心疼,说什么也不让李帛动镰刀了,只说自己能忙的过来,让她打打下手,帮忙捆麦子,捡拾没弄干净的麦穗就行。
如今他已经娶妻成家了,有了一个知冷知热,如花似玉的娘子,更是干劲十足了,他可不忍心让他心爱的阿帛那纤纤玉手上满是老茧和血泡。他不能让她穿金戴银,十指不沾阳春水,但至少这些苦活累活,他能一人承担。
杨昱负责收割,李帛则跟在后面捆绑,两人配合起来,速度倒也很快。
这些开垦出来的梯田式的旱地,一块地儿也就两三分地,因此一个地方,要不了多久,就割完了。
两人又转战另一块地。李帛跟着在田间小路上穿行,看到山坡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整个人也跟着精神抖擞起来。这样的生活,也许会很劳累,但却让人精神愉悦而满足,让人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杨昱种的小麦,因为缺少肥料和疏于管理,小麦麦穗小,而且比别人的都低矮稀疏一些,杨昱边收割,边不好意思的说道:“阿帛,我以后会用心点种地的,父亲去世后,家里只剩下我一人,我想着一个人也用不着太多粮食,再加上想要多花一些时间采药打猎,好攒钱还账,就没怎么管田地里,所以,呵呵……”
李帛笑道:“粮食虽然不值钱,但这个却是过日子的根本,俗话说;家有余粮,心中不慌,放心,以后地里锄草的活计,就交给我了,你只要听从我的安排,咱们地里以后不会比别人差的。”
杨昱重重的点头。
其实地里缺少肥料的事,李帛早就想好怎么解决了。古代没有那些化肥复合肥等高科技产品,但农家肥却是可以自己制造出来的。她已经想好了,等农忙过后,就让杨昱在靠近后院的地方挖一个大坑,用来将麦秆用水腐熟。农家肥不仅可以让土地肥沃,而且可以让土质疏松,更利于庄稼的生长。
一个上午,杨昱就收割了将近一半的田地。他看着不累,李帛只是帮忙捆麦子,收拾少量的漏割的麦子,就累得快直不起腰来了。她知道自己这是缺少劳动锻炼的结果,幸好自己嫁给的是一个身强力壮,还没有公婆小姑子等嫌弃自己的老公。
“阿帛,累坏了吧?快回去吧,我一个人就行的。”杨昱看着她疲累的样子,很是心疼。
此时太阳已经快到头顶了,李帛穿着那套没有染色的灰粗麻布衣衫,粗糙得咯得肌肤生疼,衣服后背也早就被汗水浸透。
想到已近中午,也要做午饭了,就没再坚持,回家做饭。
最近杨昱没出去打猎,家里也没腌肉,攒的二十来个蛋也让李帛放到一只要孵蛋的老母鸡窝里去了,好在昨天抓的鲫鱼养在一个小水缸里,便用鲫鱼煮汤,又干煎了几条,炒了两个青菜。
待得杨昱回家歇口气吃饭时,又拿出了早先李帛帮他泡的杨梅酒,酒足饭饱,浑身又充满了力气。
下午杨昱只收割了一块地,就没再继续收割了,而是开始往家运输一捆捆的麦子。
这些麦子都要放在晒场上铺开后,用牛拉着石辊碾压。因为整个村子里的牛并不多,因此大家都是先将麦子堆成麦垛,然后轮流碾压。没有遇到雨水的麦子,堆放个十来天都没问题。
人家的独轮车都是才放至多六个麦捆,杨昱却放了十个,堆得似一座小山。由于独轮车两边被他用木板加宽了,码放的又很有技巧,又用绳子绑结实了,他力气又大,小山堆的麦子被他很轻松的推回家。
那个原本用来放舂米机的凉棚暂时被用来堆麦垛,这样即便遇到突然下雨,也不担心被淋湿。
第二天中午,所有的麦子就都被收割回家了,杨昱又马不停蹄的开始耕地。
现在牛是稀缺资源,他得趁着别家还没收割完,还没开始碾压耕种时,先抢先将地耕了。一头牛一般是好几家共同喂养的,当然大多数是兄弟或本家合伙。
杨昱因为是孤儿,那些叔伯堂兄弟们照顾他,他从来不用喂养牛,要耕种时也可以用。
碾压麦子,耕地种植秋粟米,一直忙了快十天,才算基本结束农忙。
忙完下来,不仅李帛变得黑瘦了,就连壮的像头牛的杨昱,也瘦了一圈。打下来的小麦,估计也就不到三百多斤。也就是说,一亩地才一百多斤点,这样的产量,这样的劳累,让李帛直叹气,如果这十来天,让杨昱去打猎采草药,换的钱估计买的小麦要比这个多的多。
但作为有地的农民,是不可能将地荒废了,专门去打猎过日子的,毕竟正如李帛自己所说,家有余粮,心中不慌,打猎很多时候还要靠运气的。
六月天,正是艳阳高照,酷热的伏天,这样的天气,碾压麦子,晒干小麦,都是非常好的。但等小麦归仓后,人们的另一个担忧却随之而来,那就是,已经两个多月没下雨了。
稻田里已经干得的裂开了口子,秧苗虽然看着还青葱,但大家都知道,如果继续干旱下去,就很危险了,到时候有可能颗粒无收。还有旱地里收割完小麦后种下的粟米,如果得不到雨水滋~润,也不会发芽。
李帛和杨昱不知道的是,村子里已经悄悄的有一种流言,那就是,李帛是个不祥之人,因为自从她来了以后,这里就没下过雨,而以前是绝对没有两个多月滴雨未下的事情的,而且她自己也说她命硬,她能来到这大山里,很可能就是因为不详,而被她家乡人赶出来的也不一定。
李帛虽然觉得洗衣服时,那些妇女对她的态度似乎有些不一样了,看她的眼光有些躲闪,也不怎么爱搭理她了,但她也没太放在心上,更没想到自己竟然会成为别人口中的不祥之人。
家里的那只孵蛋的老母鸡孵出了十八个小鸡崽,这让李帛开心极了,看到那黄绒绒的小鸡崽,真是可爱的要命。
村里有户人家的老母猪下了猪崽,李帛让杨昱去他家预定了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