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玄幻魔法 > 环球挖宝 > 第四十九章 金圣叹手稿:武松西门庆批注

第四十九章 金圣叹手稿:武松西门庆批注(2 / 1)

第一个宝物光点,银色宝物,在苏州乡下,一座小山坳里。

韩舟开车开到路的尽头,下车走。

走上山,有一条小道,显然是被人开辟出来的。但是杂草丛生,推测已经多年没有行人经过了。

韩舟爬山。

爬了一个多小时。

转过一片竹林。

看到一个破庙。

匾额上残破的字迹,隐约可见“观山”二字。

进入破庙,看到一尊木雕佛像。

佛像面容平静,微笑。无比清净,静谧。

韩舟放大藏宝图,发现光点就在佛像后面。

他绕到佛像后。

突然,传来一道异常的响动。

韩舟转首看去。

一只蝙蝠扑扑地飞了出去。

蝙蝠,俗称油老鼠,是唯一能够真正飞翔的哺乳动物。遍布全世界。

通常蝙蝠的视觉较差,而听觉则异常发达,在夜间或十分昏暗的环境中它们能够自由地飞翔和准确无误地捕捉食物。

蝙蝠在有些方面是很奇怪的。很多蝙蝠的体温变幅很大,可达56℃(由-7.5-48.5℃),某些大型的食果蝠,由于其生理和行为特点不同,体温比较恒定,而绝大多数的小型食虫蝠则是典型的异温动物。

体温高,且具有超快速度的新陈代谢,因此蝙蝠的心跳会达到1000多次每分钟。超高的新陈代谢也就意味着,蝙蝠比普通哺乳动物更新细胞的速度要快很多。

因为新陈代谢太快,所以进化出了DNA损伤修复超能力,因此保证了细胞快速新城代谢时不会出错。

所以蝙蝠具有超强的免疫系统,超强的自我恢复能力。

因此携带有许多超级病毒,对蝙蝠本身没啥危害,但是对其他动物则有很大威胁。

……

看到蝙蝠飞出,韩舟下意识回避。

蝙蝠身上的病毒太多了。

他小心翼翼观察庙宇内,没有发现其他蝙蝠后,才继续寻找。

佛像后是一个台座,轻轻拍了下,发现是空心的。

找到缝隙,打开。

是一个布包,破破烂烂的。

打开。里面是好几层的塑料袋,有那种捏一捏就能密封的条带。

空气被抽空了,好几层的真空塑料袋,保护着一卷泛黄的纸。

蝇头小字密密麻麻。

韩舟戴上白手套。一层层打开塑料袋。

取出纸稿,仔细翻看。才发现是小说《水浒传》里的内容。武松西门庆的那一段。

但原水浒传的文本旁边,密密麻麻写了很多小子。

韩舟小心地翻看着。

看了半天,才明白过来,是某人对水浒传的批注。

又看到一行小字:“金莲所以污武松者,乃武松以亲嫂之嫌疑,而落落然受之,曾不置辩,而天下后世,亦无不共明其如冰如玉也者。”

突然想起来。

百度了一下。

果然,是金圣叹的批注原文。

韩舟道:“难道是金圣叹的原版手稿?怎么会流落在破庙里?”

因为是被塑料袋包起来的,所以肯定是现代人留下来的。

又能被藏宝图找到,所以必是无主之物。

韩舟也就不细想。将这份手稿好好装好。准备带回京城,鉴定一番,如果是真,便可充作私人博物馆的藏品。

金圣叹的手稿,确实是好东西。

金圣叹,名采,字若采。一说原姓张。

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自称泐庵法师。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

金圣叹是文学批评的大宗师,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及杜甫诸家唐诗都有评点。

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六才子书”之说,提高了通俗文学的地位,使小说戏曲与传统经传诗歌并驾齐驱,受推崇为中国白话文学运动的先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所谓六才子书,即《庄子》、《离骚》、《史记》、《杜工部集》、《水浒传》《西厢记》六部书。

这里面很有说法。前四部,所谓经史子集,名家作品,历来都为正统文人追捧。

后两部却是通俗小说、杂剧,虽然水平极高,但在传统士林里终究难等大雅之堂。

金圣叹敢将后两部与前四部作品并列,认为都是“才子”书,这种稍显离经叛道的举动,在当时引发了很高的讨论度。最终给他带来了声望,也提高了当时士林对通俗文学作品的认知和评价。

“六才子书”的说法,可能也启发了后来的“六大奇书”的评定,即《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

建国后删去《金》《儒》,便是所谓“四大名著”。

撇去才华不论,金圣叹这个人也是非常有意思的。留下了很多典故。

金圣叹不是自然死亡的。而是因为“哭庙案”,被判处了杀头死刑。

金圣叹感慨“世间唯杀头最苦”,但也没办法,只好赴死。

临死前,他给家人留了一句秘诀。

也就是那句史上极为有名的掌故:

“花生与豆干同嚼,大有火腿之滋味。”

这句话流传有很多版本。首先花生和豆干两样东西,豆干有时作豆腐,但应该不对,豆腐软软的怎么嚼。应是北人不知豆干为何物,生造出来从而流传的。

火腿有时作核桃。倒也不难理解。但总觉得核桃没有火腿好吃。火腿毕竟有肉味。

而且,苏州地近金华,金圣叹吃的应是金华火腿,闻名遐迩。是中国本土猪种两头乌制作的。

回到句子本身。

很多人不理解金圣叹说这句是啥意思。只觉得妙。

或者要从中体会到金圣叹死前黑色幽默的精神。

其实不是。古代很多读书人并不富裕,吃不起肉的。

每日点灯通宵,寒窗苦读,总得备点零食。

花生等小零食是很常见的。

但天天吃这些没肉味的也很腻。不像有钱人家可以顿顿大鱼大肉。

突然有一天,苦逼的穷书生金圣叹意外发现,花生和豆干这两样平民食物一起嚼吧嚼吧,竟然能嚼出火腿之肉味来。

用低成本达成了好的效果。

从此,他寒窗苦读时又多了一份乐趣,效率倍增。

所以,他死前将这一“秘诀”告诉儿子。倘使他死了家族没落了,后世子弟至少可以用这一家传秘技,使得枯燥的读书生涯多一抹亮色。

最新小说: 你是我的福音 福运闺秀在七零 重活圆梦 温存债 黄昏海岸线 我成了反派高富帅 微观黑科技 我真不想做股神啊 离婚半年,高冷前妻跪求复婚 偶遇前妻,然后成为人生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