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望子成龙 > 第四章 出访地方太学落成

第四章 出访地方太学落成(1 / 1)

张铭最近很忙,而那所谓的‘懒惰’前缀,终于可以拿走了。

天下大乱诸侯割据的局面已成,藏拙已经变得没有必要,虽然在军事和很多层面上还有存在需要保密的东西,但向外扩张的气氛,只怕就算是来往张铭治下领地的商人们都感受得到。

而最近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前往河内、东郡、济北和北海四地,访问宣布投靠自己的四个太守,从他们手中接收相关资料,同时做出慰问和新职位的安排。

在虎牢关和匈奴会战之中,三方太守已经见识到了张铭麾下将士的实力。三人偏偏不是与张铭接壤,就是根本就在张铭治下内,经过一番思虑之后,四人终于正式派出使者,向张铭投诚。

为了能够让对方明白自己对他们这个举动的重视,张铭就算再懒惰,也得乖乖去好好访问一下四人。

经过洛阳,太守钟繇出门相迎,镇守洛阳的大将关羽,副将李通也依次出现,跪倒在张铭的面前。

“洛阳遭受战火焚毁,能够从一片废墟变成现在这百废待兴的局面,元常功不可没啊!”一把扶起跪在地上的钟繇,张铭简单说了几句心里话。

说真的,从钟繇到任后,凭着援助给他的钱粮很快招募大量流民,用起了以工代赈的方法,就将断壁残垣清理干净。随后更是免费给选择留在洛阳的流民登记造册,给他们免费建起了舒适的房子。

在这个基础上,还免了商人一年的赋税,同时给予了商人更多的权利。半年的功夫,大大小小二十多家商店作坊就在洛阳建立了起来,一些轻巧的商品也开始在这里贩卖起来。

此时正巧北方袁绍与公孙瓒大打出手,西边董卓和吕布又对上了,所以大量流民来到了洛阳。钟繇不止完美地将流民安置完毕,更通过各种措施让流民们在洛阳附近定居了下来。一些小世家更是出钱在洛阳城内买了地,建起了房子。

这也直接导致张铭在经过洛阳前去河内的时候,看到正在热火朝天搞建设的洛阳之后,发自真心地赞扬了钟繇一句。

“主公谬赞了,一切不过是元常分内之事,若是没有做到,反而是元常的失职才是!”作为一个世家子弟,钟繇有着自己的谦虚与矜持。

“该赏某绝对不会不赏,以元常的成绩,若是不赏只怕别人会说某处事不公。就赏你金五百,绸缎三百匹,如今兖州到处都要用钱,还望元常不要嫌弃赏赐太少才是。”半年前,钟繇还是皮肤白嫩意气风发,如今却是一个饱经沧桑沉稳谦卑的模样,一看就知道他的确为了洛阳的发展,付出了许多。

客套了一番,张铭又转头看向了关羽和李通。

“云长,第一次镇守要害,可感到力不从心?”如今南阳和关内都在董卓手中,洛阳属于最前线,对于镇守这里的大将而言,压力可想而知。

“蒙主公信任,云长岂能软弱?只可惜数次袭击函谷都没能攻下,云长有负主公所望!”虽然一次次出兵,将南下远征的胡人、周边盗匪全部清理,并且多次帮忙管理流民大队,但函谷关一天不下,董卓都能奇兵而出突袭洛阳,所以关羽一直为不能攻下函谷感到遗憾。

“昔日大秦以函谷为壁障,一次次在诸国联军之中安然度过。而且董卓若是没有了这函谷关庇护,只怕离死不远,不傻的话自然明白就算牺牲再多士卒,也要保住函谷不失的道理。”安慰了一下关羽,此刻没有火炮的情况下,想要快速而少伤害地拿下函谷真不是一点难度,尤其是在董卓拼死防守的情况下。

“云长与次元(李通字)镇守洛阳,功劳每一笔我都是知道的。故此赏云长金三百,绸缎一百匹;赏次元金二百,绸缎五十匹。”钟繇的付出比关羽多得多,所以关羽的奖赏就在钟繇的基础上减少一些;同理,李通作为副将,赏赐又在关羽的基础上减少一些。

“谢主公!”张铭的安排还算合理,而且这种东西本来是表示主公没有忘记自己的一种表现,所以两人当然欣然接受了张铭的赏赐。

在洛阳住了两天,访问了一番在洛阳定居的流民,充分赚取了洛阳居民的尊敬之后,带领访问团北上河内。

王匡老早就得知张铭来访,提前了半天带领麾下文武前来欢迎张铭的到来。

“王太守,久仰久仰!”虽说是会盟的时候,这个猥琐中年人就不知道看过多少次,但毕竟名义上双方是第一次相见,所以张铭也表现得谦虚一些。

“王某代河内人民,欢迎大将军的到来!”张铭的样子,王匡早从他两个儿子的模样中推断出来,只是第一次面对面,他才发现这个大汉大将军,居然如此帅气。

王匡这个人没什么缺点,要说缺点也就是男人都有的那种。此次决定投靠张铭,无非是他这个没有任何大家族背景的太守,在北边张扬与袁绍,南边董卓和张铭之中,选择了张铭作为自己的东家。

交割过程非常顺利,双方的感情进一步提升,一顿酒之后,已经到了称兄道弟的地步。

顺利交割之后,张铭委派夏侯惇为守将,曹洪、李典为辅镇守河内。任命刘馥为太守负责河内的各项改革。

至于王匡,他本人决定退休,不再担任任何文武职务,下海经商。张铭也给了他足够的优惠条件,以及经商本金。王匡感恩涕零,但还是厚颜将儿子王恩推荐给张铭,希望能在张铭麾下混个一官半职的,对此张铭也答应了下来。

在河内休息了几天,张铭也拜访了各大世家,保证各位的利益并一番警告之后,河内世家已经承认了张铭对河内的统治权。

这其实也是这个时代的特色,皇帝任命你当官你还不算官,地方世家承认了,你才真的算一个官。这个情况日后当然是要改革的,只是此刻的大环境下,还不适合那么做。

离开河内,张铭又一次造访了东郡乔瑁、济北鲍信和北海孔融。

乔瑁虽然心中有点抵触,但在大势所趋之下,只能乖乖交出印玺,投入张铭麾下,事后进入陈留,担任中书舍人一职。

鲍信感于张铭为其弟弟报仇之恩,加上北方袁绍的存在让他压力倍增,张铭一到便欣然将印玺账册一干物品全部交出。当问及要不要出仕的时候,感叹鲍家子嗣不旺,加上弟弟又没有后人,所以打算好好回去侍奉老母,不愿再出仕。对此,张铭也不勉强他,给了他一些土地和赏赐,并好好安慰了几句。

孔融也是非常容易就献城投诚,张铭也北海逗留的时候,也透露出即将建设一个综合性的大学,希望孔融能够担任经史类教授,并任命其为礼部尚书。

孔融也是在了解了一下那个大学的结构,以及礼部尚书的定义和职权之后,欣然拜首,感谢张铭的赏识。

在北海逗留了几天之后,张铭带着孔融返回了兖州陈留。看到这个经历了数次扩张,已经变得不亚于洛阳的大城市之后,孔融不由得感慨,自己没有选择错误。

回到陈留,张铭在张府休息了三天才继续工作。一切都在草创之中,所以就算他想偷懒,麾下文武也不会容许。

回来后一个多月,也就是差不多193年五月左右,大汉第一所综合型公立大学华夏大学在陈留郊外挂牌成立。

大学分为文科和工科两个类别。文科涵盖了:地理、历史、经文、政治、经济、社交五大类别;工科涵盖了:数算、物理、化学、技艺四个类别;

学生主要是各个州郡高中毕业生择优录取,不限定主修,选修,只是规定最少要修习两门专业。只要学生愿意,能够安排足够的时间消化知识,那么全部修完都可以。

大学毕业后的学生张铭使用了超级大杀器‘分配工作’,在如今各项领域都严重缺人的情况下,这个制度起码可以持续到政治体系大改革为止。

至于各地没有录取的高中毕业生,因为已经多少有了一定的能力,在全国各地找份工作养活自己并不是什么难事。而且每三年(考虑到有些地方交通不便)开一次科举,择优选出一部分学子补充进政府部门。

华夏大学的校长,依然是张铭负责担任,当然只能算是挂名的那种。真正负责一切事物的是他老岳父蔡邕,以及兼职担任副校长的孔融。

华夏大学建立后,第一次高考也顺利召开。虽然最终入读大学的只有三百多人,不过未来的优良人才这里面也有不少。

首推就是小卧龙,因为青州因为张铭的关系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黄巾作乱,所以琅邪诸葛家也就没有搬迁,诸葛亮顺利在家族启蒙之后,在颍川游学了一阵,随后没有南下荆州,而是进入了高中就读。

当时高中刚刚建立,各项制度还没有完善,不求要学习够那么多年只求有那么多学识就能入学。所以诸葛亮在顺利考试过关之后,不过九岁的年纪入读高中。

两年后将课业全部完成之后,听说陈留建设起一所大学,并从今年开始有高考,因此欣然报告,而且成功考中了华夏大学。

也因为这个时候他不过十二岁的年纪,所以理所当然成为了华夏大学年纪最小的大学生,这个记录足足持续了一千五百多年才被一个更天才的少年打破。

和他一样在未来比较出名的,还有马良、邓艾、文钦等未来蜀魏两国的新星。只是后来邓艾和文钦被判断军事方面才华更高,便被送到了华夏军校进修去了。

至于没有考中的,虽然心有不甘,但也不得不接受了这个事实。技不如人无所谓,三年后的科举他们还有入仕的机会。于是纷纷刻苦读书,争取三年后获得更好的成绩。

而当这些未来名臣猛将的名字出现在张铭桌上的时候,当晚张铭睡觉都笑醒了。

最新小说: 施主请留步 拐走坏坏王爷 毒妃圣手:王爷,不服来战 倾世毒妃 空间轮回 烈焰重生:宰相千金狂天下 邪凤妖妃:纨绔九小姐 大唐风色 要做我爹请排队 仙封九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