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史鉴 > 昭公下论

昭公下论(1 / 1)

天下不可以力争,故楚虔死于乾溪,项籍灭于垓下,完颜亮殪于采石。以力争之不得,反其道者,将以义贸之。义其可以贸天下乎?既力争之,复义贸之,未有能如其贸而不败者也。何也?义弗贸,贸非义也。苻坚尝以义贸矣,慕容垂、姚苌、张天锡即以之而蹙坚。楚弃疾亦以义贸矣,陈、蔡之封复不旋踵而州来灭,三年而齐师争徐,四年而兵挫于长岸,身殂未几,郢随以亡。是奚以然邪?力者,其所固有也;义者,其所固无也。

舍其所固有,假其所固无,德不足怀,怨沦于髓,树怨而委之以为我守。恶其相贸之情,寻其竞力之憯,阳为我守而心实去之,故徐、巢、州来倾陷而莫救;一朝得当,疾距而无所系,故蔡乘吴起,深入以为患而无可防。凡此一弃疾之所不谋,而势之所必至也。

故义者,君子之仅用,而义贵矣。石虎死,冉闵反其道而促亡于鲜卑;拖雷死,忽必烈弗反其道而以并中国。何以知异类小人之必亡哉?

一旦反而贸义于天下,亡之期也。天不假力人以义,力人不能争天以名,故或曰:“盗亦有道焉。”不知道,不知盗也。其盗也,唯其无道也;如有道也,则不足以盗也。盗不得有道,道固不可以盗者也。

楚君乘齐桓之没,力竞齐、宋,而许从之;商臣乘晋襄之没,力劫宋、郑,而蔡从之。

晋灵以降,中国会盟无蔡、许之迹,则其于楚也,始以畏,而终以爱矣。爱者,移情者也。情移则性迁,性迁则教成于上,教成于上则习成于下。蔡、许之臣子,唯君父之教以为习,而君已情楚情,性楚性,教楚教,无所不楚矣,挞之不楚而不可得矣。

故春秋以来,暴行作,篡弑仍,然未有世子而大逆者也。先王之教,留于不孝者之心,溃而犹有坊也。楚商臣弑其君页,于是而蔡般弑其君固,许止弑其君买。鲁、卫、齐、晋、宋、郑、曹、邾非无逆子而弗忍。

呜呼!非我类者不入我伦,岂特其政之虐我哉!言语衣冠,始化者也;嗜好性情,继化者也;禽聚兽噬憯莫之恤,终化者也。有其始者,必有其终,是以君子甚惧之。

襄公楚其宫而幸死,哀公越其言而幸亡,故王猛之罪百扬雄,而许衡之慝千杨、墨也。

道之维世,一彼一此。为之维者,势所趋,趋之而畸重之势又成。唐、虞官天下,无事乎立国之势,而咎亦免矣。商、周之兴,一彼一此之间,善败趋焉,其所善者即其所败者也。

宋守殷道以立国,先罚而后赏,有持权而无委柄。迨乎春秋之世,德已衰矣,然春秋列国权委于下,恒成乎不拔,其治也,偷也;其乱也,有出君而无覆宗之大夫也。大夫之或覆其宗,大夫汰愎以自覆,而非君也。

而宋不然,宋不能无乱,乱亦稍轻于他国,司马卬、荡意诸、鱼氏、华、向、辰、地、佗、弥之弄兵以逞,陈、鲍、赵、范、孙、宁、季、孟之未有,质世子,分国都,挟吴、楚以寻兵,尤他强臣之不得为,顾其狂起狂灭,或诛或逐,苟为乱,未有能免者也;其不免也,又君之躬与竞而胜之,以伸国刑也。故宋有持权而无委柄,殷先王之以其道维国势于百世,可知已。

晋、卫、齐、鲁之衰,非大夫而师莫举。宋兵所加,君必亲焉,大夫帅师以专征者,概不多见,迄乎春秋之终未易也。兵犹操于上,则威不集于下,弱者伏,强者仅相亢而终诎于名与法,其纲维久矣。德虽降,道虽衰,殷先王之人纪,微子之淫威,莫之或替。所谓为之维者,势所趋也。维然,而畸重之势,抑成乎孤立而弗与为拯。

故夏尝亡矣,少康兴,迄桀三百载而后亡;周尝亡矣,平王迁,迄赧五百年而后亡;殷之中叶,其君失御,其国播迁,而国未尝中斩,乃当纣之世,乍倾而终不可复。卫之羸也,后六国以灭;鲁之弱也,亡未几而六国从之;宋王偃方力争天下,拓地千里,大败三强国之兵,而一旦骤灭。其所善者即其所败,为天下师者即为天下资。处乎盗贼纵横之天下以立国,尤不乐乎其为宋也。

十一

太上治时,其次先时,其次因时,最下亟违乎时。亟违于时,亡之疾矣。治时者,时然而弗然,消息乎己以匡时者也。先时者,时将然而导之,先时之所宗者也。

因时者,时然而不得不然,从乎时以自免,而亦免矣。亟违时者,时未为得,而我更加失焉,或托之美名以自文,适自捐也。

鲁自僖公以来,天下赖霸以安。霸者犹知有名者也,鲁乃以名自保,故勤于学校宗庙之云为,颂声作,典物修,天下乃以名予鲁,而保之以为名,天下保之,故齐、晋保之;齐、晋保之,故吴、楚亦弗得而不保之。

吴、楚效齐、晋,齐、晋效名也。至于昭公之世而时变矣。晋厌名之适亏其实,去其霸而不恤;楚抑厌争霸之不足为名,弃上国而无所求;断发文身之勾吴,且进而睥睨乎中夏。呜呼!强国变而霸,鲁无能霸而保名,犹可以自保;霸复变而强国,鲁即无能强,而自保之术不恃乎名,审矣。天下求之于名,因天下之求以自结,非能治时者也。天下不求之于名,鲁始惊天下之不我求而改图,非先时者也。然而鲁卒不亡者,其诸从时以自免者与?

昭公之暗,三家之悖,晋抑之,吴窥之,齐构之,仓猝莫能相难。至于八年无君,国维虚立而莫之敢窥,三子者之力犹足以及此,抑不可谓无功于鲁矣。陈将灭而搜,蔡既灭而搜,齐师加于莒而三搜,三子之务此至勤也。既莫能以道治天下之裂,抑不能早计天下之变而图之未兆。霸不足恃,吴不可主,乃以退讲军实自完而不示陋于敌,三子之犹足及此,抑不可谓无功于鲁也。浸犹不然,习臧辰之智,因行父之术,安其危,矜其位,以处瓦解之天下,邾、莒且乘墉而攻之,况吴、楚之狡焉者乎!

赵宋之销烁于杭、闽,用此术也,故为君治时者,闳、散之以事文王,王臣也。导君先时以为天下宗者,管仲之以相桓公,霸臣也。舍此而强臣之自私于强,自强而犹之强国也。故国无强臣,其国不乱;国有强臣,其国不亡。乱可治,亡不可复有。孔子相鲁,贳季氏逐君之罪,而因之以治。圣人之所予夺,悻悻拘文之士固不测也。孟子曰:“于季桓子见行可之仕”,斯其为孟子之知圣人与!

十二

子曰:“吾志在《春秋》。”志之固即此以行之,非上用其时之天子,下用其时之诸侯,将谁行哉?往古之圣人不可作,将来之王者不可期,无可与为,而虚愿以志,几于狂者也。圣人之不狂,久哉。子曰:“吾其为东周”,志用周也。曰:“鲁一变,至于道”,志用鲁也。是知云“志”者,因鲁因周以行《春秋》之法也。

考之圣人强仕之年,周与鲁之骫骳极矣。周之王、鲁之立国者,惟礼焉耳。刘、单、尹、召、甘、毛各挟君以分周,高欢、宇文泰之前茅也。季氏逐昭公,鲁八年而无君,后羿、王莽之已事也。

父子君臣兄弟之伦亡,礼精丧而人道拂,立国之维倾,待以治者,丧其资斧。故《春秋》目言王室之乱,而详昭公之故。仲尼之为旅人,决于此矣,而奚以志焉?

或将曰:“圣人,无待者也。得圣人而为之,周不必有王,鲁不必有君,化自行也。”审然,令圣人当刘、项之世,周已无余,秦无可讨,而曰“吾欲为周”。处七雄之季,鲁且旦暮见并于楚,而曰“鲁可一变以至于道”。

是犹仙者之说也,肉糜骨白而犹生之也。故为已甚之言者,非仲尼之徒。抑而已甚,扬而已甚,毁誉之所由枉,圣人不以此加天下。学于圣人者,以之加圣人,不已逆乎?此无容疑,观于《春秋》之所纪而得之矣。

人之病瘵也,历五脏,传百脉,而真藏之脉不见胃气行焉,拙医之所甚惊,工医之所亟救也。亟救者,救之已亟而病去,救之弗亟而胃气脱,真藏之脉孤行,毙无日矣。故曰:“圣人爱日,尤爱此生死存亡决于一日之时也。”鲁昭、定之际,其诸生死存亡之一日与?

故《春秋》书“天王居于狄泉”,幸周之未尝一岁无君也;书“癸亥,公之丧至自乾侯。戊辰,公即位”,幸鲁之未尝浃旬无君也。是胃气存而真藏之脉不孤行也,故曰“吾其为东周乎”,望敬王也;曰“鲁一变”,望定公也。敬王以讨贼而践阼,定公以先君遗命而嗣国。

之二君者,授受不经,而权固正,抑能莅破乱而镇抚之,其犹愈于汉平、唐昭远矣。

晋志不在霸,而犹以不勤王为耻,固无高欢奉朗之邪心。子朝奔楚,而刘、单缓追逸之,抑不若郑庄公之必克段而萧绎之必戕纪与詧也。故莫幸于猛之速烬而丐立也。乱人亡,拨乱者之所惩以兴矣。

意如之于君,有不并立之势,宜无惮也已。齐受其贿,犹且为昭公而取郓;晋受其贿,犹且导意如以逆君。意如很于废其嗣子,而昭公未死,殡未归,且不敢效元咺之立武,孙宁之立剽也。

故《春秋》于周,书曰“天王居于狄泉”,明有王也。明有王,故子朝之立,尹氏当刑,而王室之大夫免矣。于鲁书曰“公在乾侯”,明有君也。明有君,故定公立,授受清,而季氏之恶不延矣。是故昭公之季年,王室乱,公孙于齐,周礼圮,鲁道沦,《春秋》可以终而弗之终也。

子曰:“吾志在《春秋》”,定、哀之《春秋》,尤圣人之志所待以行者与?敬王入于成周,十年而刘子大合诸侯于皋鼬,周班讲焉。定公立,五年而意如死,公亲将以侵郑,三桓之子孙微焉。故曰,犹夫胃气存而真藏之脉不孤行也。霸统散,大夫弱,周之纪纲故存而可张。敬王日衰,哀公不道,天下无可为,而《春秋》绝笔于“获麟”,虽圣人无可寄其志矣。“吾衰”之叹,其在“获麟”之际与!

十三

窃权不如窃礼之恣也,窃礼不如窃道之酷也。因道而制礼,礼以效道,因礼而定权,权以效礼。

窃日益工,等而上之以蕲乎精,于是道窃而礼不足立,权固归之,不待窃矣。

王室之乱,会于黄父,赵鞅尸之也;会于扈,士鞅尸之也;城成周,韩不信尸之也。勤王者,列国之侯度,三代之精意,君臣之达道也。于是乎大夫秉道以事天子,而礼诎于道,诸侯不足以有矣。

故曰陛益尊,廉益远,堂益高。疏贱者求自致于道而不得,则退而敦礼,敦礼以效于道而道乃贞。今大夫进而以王事为道,王之与大夫,授受之间矣,故田和、魏斯、韩虔、赵籍可以进王廷而受侯命。

礼不立,道自己,则且与天子并王而无嫌。授受之间,一彼一此,去其陛,夷其廉阶,迤逦以向于堂,势不可止矣。大夫略诸侯,陪臣略大夫。贱忘其贱,有事于贵;不肖忘其不肖,有事于贤。

方将曰天下浑同于道,而道无禁人。匹夫可为万国之君,夷狄可为中国之师,奚择哉?

呜呼!君子之所与天下矜者,道也。道者天下之大共,而必有所凝,故仁人可以享帝,非享帝以为仁也;孝子可以享亲,非享亲以为孝也;君子为能谋道,非谋道以为君子也。为玄之言者,炼形服气,不足以害教;窃吾敦艮守中之道,而玄始篡。

为释之言者,观空出缠,不足以戕伦;窃吾明心知性之道,而释始猖。小人之无忌惮也,非窃道而谋之,无以成其慝;君子之于道,死生以之,而恶容弗矜邪!

十四

天下之治也有渐,而乱也无余。乱无余,可以兴矣,而犹未遽兴也。未遽兴,则将流而复甚。无他,天道亏盈,而人心乐动。盈而动,一旦戢之,难矣。故曰:“作《易》者,其有忧患乎!”进退消长之际,天无心而不与圣人同忧,而圣人之忧迫,天下之患长矣。

入春秋之初,楚始祸于南国,绞、随、罗、邓、申、息于是而亡。继之以晋,踵祸于西,耿、霍、魏、焦、虞、虢于是而亡。宋、郑、鲁、卫中处而争,虢、桧、许、邢、宿、郕各为其近者所龅,或亡或徙。继之以齐,图雄于东,纪、谭、阳、遂于是而灭。

楚乃北争宋、郑,东并江、黄,渐食群舒,西被庸、夔。晋乃逾山而东,启南阳以逼三川。继之以秦,并梁、芮,窥滑入鄀,尽刈西戎,而争晋于河。

天下之仅安者,缘海一隅之地而已。继之以吴,晋导之,楚激之,窥淮右,食巢、州来,灭徐,通江、淮,而淫于沂、泗濒海之地。越复继之,亟与吴争,一前一却,君灭兵熠,一日而死于原野者,以万为率。

呜呼!届于春秋之末,而天下之乱周矣,故曰:乱无余也。乱无余者,乱之讫也,乱讫可以兴矣。故春秋之后,越卒平吴,割江而谢中国。楚无吴难,晋无秦患,陈、蔡、郑、许奄奄以尽,而不勤攻取。

周室封建之规模十易八九,而天下之争心亦稍厌矣。故曰:无余者可以兴也。

故敬王之世,鲁定犹抚其国,夷祸将烬,霸气已终,仲尼之所欲为,三代之可使而四。迄乎威烈王之初,垂百年而皆可有为之时也。乱抵乎海陬,而乱可终;治革于成周,而王者可作。圣人趋时以立功,莫趋于此矣。

而无如天下之不与圣人同情也。人物之数,已丰而乍替之,未返其已啬;人心之动,已变而初惩之,末迫于求安。虽圣人弗能乘之以起,而况于末流之臣主乎?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甚忧夫春秋之末造,而悼天之不与己同忧也。

最新小说: 猎山河 家父汉高祖 开局一辆大G,震惊了整个大唐 大唐逆天子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大唐:我李建成,开局召唤五虎上将 不拼爹时代 中世纪王者之路 水浒新秩序 大明不可能这么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