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帝师 > 第一卷 第222章 春秋三传

第一卷 第222章 春秋三传(2 / 3)

全搞不明白徐鹤究竟在说什么了?

这就是经学功夫还没有到家的表现。

受电视剧的影响,在后世很多人认为,读书考进士是个很简单的事,动不动就是一个进士官。

不好意思,真正的历史中,场中这些秀才都是天下最聪明的一批人。

但就算是这批人,十三经也未必能通读,就算通读,也未必能甚解,就算搞明白了,能不能阐发也是问题。

所以,能中秀才,那仅仅是读书的另一个层次的起点。

徐鹤的这个解答完美地告诉众人,你们距离考中举人、进士还差了一大截呢,千万别懈怠。

这时,一直站在阶上的焦训导也来了兴趣,开口道:“没想到两声对《春秋》也有涉猎,那我也出一题,你试答之!”

徐鹤已经知道这是育英斋的训导焦泽焦克己,自己以后的班主任,于是赶紧谦虚道:“不敢言【涉猎】,只是读过!”

焦泽很满意徐鹤的谦虚,微笑道:“无事,就当闲聊!”

说罢,他问道:“都说治史需【据事直书】,对此你怎么看?”

徐鹤听到他的提问,顿时整个人不好了。

这题已经脱离的经义,而是考验徐鹤的治史原则了。

在华夏的史学发展中,一直存在着“予夺褒贬”和“据事直书”两种治史理念。

所谓予夺褒贬就是以史为鉴,通过一定的记叙原则对历史进行毁誉褒贬。

比如孟子说:“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

从这就能看出,孔子作《春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世人以史为鉴。

但到了两汉,占据主导地位的治史观念变成了据事直书。

比如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都鲜明地体现出据事直书的理念,唐代史学家刘知己更是对撰写史书提出了两个标准,一是撰述方法上必须“征求异说,采摘群言,然后能成一家,传诸不朽。”

二是在撰史态度上,赞誉勇于直书的精神,反对曲笔隐晦的行为。

但到了大魏朝,这个问题徐鹤就不能随便回答了。

因为理学盛行,北宋二程就明确告诫弟子谢良佐说,学者不用儒家义理指导读史,就会使人心粗,而读史不知道阐明儒家义理思想,就是玩物丧志。

徐鹤但凡敢在现场对此进行褒贬,那是要出大事的。

但焦泽此言明显是

最新小说: 穿到远古种田养夫君 大唐:开局邀请李二造反 东宫有喜:太子殿下复婚了! 农女皇商 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 莫呼洛迦之青蛇传 鬼医王妃超拽哒 反派帝王的跋扈原配 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 大明:天子镇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