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都是制度层面的,实际因为社会风气等因素,不一定执行,或被选择性执行。
这其实也是我自上一本书一直强调的。
很多人只考虑制度,认为制度万能,但忘了执行制度的是人。
事实上,制度、风气缺一不可。
风气这个东西太容易被人忽略了。
风气影响人的价值观,进而扭曲制度,让其名存实亡。
下面进入正题。
一、中央选举系统
1、皇帝选举
11、诏
皇帝以“诏”这种文书形式授官,一般针对中层、高级官员;
12、策
皇帝以“策”这种文书形式授官,一般针对高级官员;
2、朝廷选举
21、吏部选举
主要针对中、低级官员,名目众多。
“征拜”、“辟除”、“诏举”、“举上计吏”、“尚主入仕”、“以父兄任”、“外戚入仕”等等,每一个名目都是一条当官途径。
22、朝堂高官选举
主要是“八公及开府位从公者”,即开府的中央官员,其自辟僚属,从事中郎(视六品)以上报吏部批准。
不开府的九卿及其他高官亦有除官权,但官职低微,数量很少。
23、太子、王侯选举
主要是他们自己的属官,如师、友、文学等。
二、地方选举系统
3、开府都督、刺史
同八公开府,主要是自辟僚属,并通过他们管理郡县。
4、州举秀才
一般每州、每年1-2人。
5、郡察孝廉
按人口,一般来说,每郡每年2人,1人或3人的情况比较少,要么户口很少,要么户口很多。
三、官学系统
太学、国子学。
上一章讲过,要考试。
四、门荫入仕
具体多少名额,不好说,但很常见。
五、其他
这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什么“先贤后人”、“国宾”、“隐士”之类。
下面解释一个前面提到的几个名字。
诏举:“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举勇猛秀异之才”、“举将帅”、“举任边郡者”、“举清能、拔寒素”、“举守令之才”等等。
谁来举?一般是台阁重臣,主要是尚书左右仆射、吏部。
举的名目很多,甚至你可以自创名目,没问题,随意性很大。
“尚主入仕”:软饭王,伟大、无需多言,都是世家大族,西晋史上有传者四位,皆以驸马都尉入职,分别是王济(侍中)、华恒(太常)、卢谌(散骑)、王敦(大将军)。
“以父兄任”:即子弟以父兄任为郎,你父兄做了大官,可举荐、保举自家子弟,不占门荫入仕名额。
“举上计吏”:入京汇报情况、述职叫“上计”,顾名思义。
羊祜:“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举上计吏,州四辟从事,皆不就。夏侯霸之降蜀也,姻亲多告绝,祜独安其室,恩礼有加焉……”
其他还有一些名目,不一一列举了。
总之,世家大族其实不太需要地方选举系统,他们当官的途径太多了。
一个“友于兄弟”、“信义可复”都能成为你当官的理由,马上被吏部“诏举”。
随意性非常大,主观性非常强。
拿本书来举例,梁芬是吏部尚书,他想提拔一个人,先装模作样派人去考核,或者让他来见一面,“惊闻”此人“孝敬尽礼”,肃然起敬,马上给他一个官——当然,需要吏部考核包括门第在内的各种标准,但并非不能降低要求。
但这个人觉得给的官缺不满意,“不就”。
梁芬还想用他,于是发现他居然推辞做官,这不是“廉让冲退”吗?又是一个好品德,再“诏举”。
人家还觉得不满意,继续不就。
梁芬大惊,两次给官都不来,视官位如粪土,这不是“清节俊异”吗?又是一个“诏举”的理由。
结果人家就是不来。
梁芬再惊,这是“异行”啊,又是一个堂而皇之的“诏举”理由。
总之,想让你当官,360度全方位无死角,总能找到理由。
想到哪写到哪,就到这吧,配合上一章食用。
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