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阶段也就是演习四个科目的第一个科目:反敌军集群坦克进攻。
其实这个科目反敌军集群坦克进攻还不是重点,我个人认为重点应该是制空权的抢夺或是对敌人空中力量的消弱。
因为反集群坦克进攻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炮兵。大量的炮兵对前沿阵地也就是敌人集群坦克要经过的开阔地进行拦阻射击于是只要炮弹和火炮足够多,敌军的集群坦克进攻必然会遭到损失或是迟滞。
但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制空权已经掌握在已方手里或是敌人的空中力量被大幅消弱。否则的话,再强大的炮兵也经不起敌机的轰炸。
这一点红军做得很成功,蓝军的空中力量因为前沿机场的瘫痪而受到很大的削弱,其轰炸机无法在短时间对红军展开反复轰炸,同时红军布置在地面的防空火力对蓝军的空中力量也是个很大的威胁。
我想这也是红军的战略,如果没法做到这一点那接下来的战斗几乎就可以说要被压着打了。
我得承认的一点是,红军的炮火打得很准随着一片片尖锐的呼啸声,一排排炮弹就准确无误的落在我军集群坦克进攻的开阔地上打出一道道火墙。
而且细看之下,红军的这种反坦克还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用火炮炸,其警戒阵地还有各种反坦克火器与之配合射击,比如火箭筒、无后座力炮,甚至还有反坦克导弹。
持续了十几分钟的惊天动地的轰炸和射击之后。判定结果就出来了:蓝军损失七十余辆坦克和装甲车。
对于这个判定结果我感到颇为吃惊。因为这几乎就是我军这次派上战场装甲车总数的三分之一了。虽然红军的火炮十分猛烈,但我军坦克群也是有准备的躲进炮火死角的,还会有这么惨重的伤亡实在让人有些难以相信,甚至这时的我都有些怀疑是不是导演组在有意偏袒红军了。
但后来才知道我这次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这的确就是红军真实的战斗力,他们在演习场上用反坦克装备打的坦克靶子那精准度相当惊人。这其中尤其要属红剑73反坦克导弹,竟然打出了六发六中的好成绩,而且目标还都是2000米开外的。
当然。这六枚红剑73打的都是不会移动的靶子或是做为靶子的几辆不会动的坦克,但用过红剑73反坦克导弹的我们却知道这玩意虽然一枚值三万元,但因为其刚生产不久有些技术还不成熟,所以许多导弹在发射过程中都会出现故障。
比如刚发射出去就掉地上,再比如发射出去之后不按控制飞行等等,再加上还是用手柄控制,所以这导弹能有百分之八十的命中率就相当不错了,而这38军的导弹射手竟然能在那种炮弹纷飞烟雾缭绕的情况下打出百分之百的命中率这就连我也不得不感到吃惊。
后来我才知道其实38军打出的这几枚导弹其实也有一枚出现了故障,也就是第六枚导弹发射出去其实是失控的导弹射手无法将导弹压低,然而这名导弹射手反应奇快。在导弹发射及到达目标的十五秒时间内,灵光一闪就敏感的察觉到导弹只是部份失控。也就是不接受“向下”的指令,于是他就交替使用“左下”和“右下”两项指令最终让那枚导弹摇摇晃晃的击中了目标。
这不说没有运气的成份在里头,但我很清楚这运气同时也需要冷静的头脑和对导弹操作的敏感。否则的话,仅仅只是运气那就跟中了几百万大奖的慨率差不多。
听到这些的时候我不禁感到奇怪:38军是怎么训练出这么高素质的导弹射手的!
问了之后才明白原来他们的方法其实我都用过,只不过我是用在训练狙击手上而已。
简单的说就是:
一练心跳,越野长跑、单双杠、攀登之后骤然下达射击课目。
二练读秒,为准确计算导弹飞行时间,读30秒必须与秒针完全一致。
三练抗干扰,射手在用模拟器练习的时候,旁边就又是敲锣打鼓又是枪声爆炸声的。
就这样死命的练,硬是练就了把反坦克导弹当作狙击枪来打的本领。
这不得不让我对38军的训练叹服,同时也知道原来导弹射手也可以用狙击手的那一套训练方法,往后得在合成营的那些导弹射手上多下点功夫了。
然则38军这些战术上的胜利却无法弥补他们在战略上的错误,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我军空中的侦察机已经通过相机拍下了他们炮兵阵地的位置甚至是转移方向。
当然,这其中我军的炮火也有对这侦察到的这些炮兵阵地展开压制有压制才是正常的嘛,否则反而会让红军怀疑我们有什么后着了。
导演组的这种判定也就意味着我们集群坦克的进攻受阻了,很明显的一点是,这时候如果我们还在强行用坦克进攻,那我军坦克只怕很快就会在红军远程火炮加步兵反坦克装备的配合下的伤亡殆尽。
于是我们很快就进入了下一阶段,往红军后方投送伞兵。
这次往红军后方空降的兵力为两个营,这当然也是佯攻,就像我们之前说的一样,其真实目的是让我军侦察部队混进去。
这侦察部队是谁带领的就不用说了,当然就是陈依依和陈巧巧这两个跟踪高手了,她们的任务就是尽可能的找出红军炮兵阵地和坦克团所在的位置,并把这个位置通过步话机向我们汇报。
换句话说,也就是这两个营投进去其实仅仅只是为了红军的一点情报。
有时我都在想,如果现在不是演习而是真实的战场,那我们还会不会这么干脆的就把这两个营给投进去做诱饵。
从这一点来说演习会比真实的战场更好指挥,因为这时的我们没有那种因为要将活生生的战士置于死地的愧疚和压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