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投送步兵最好是用伞降这种方式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相对于索降、机降来说危险性要低得多。
试想,如果是进行索降的话直升机就必须得悬停在空中这时候要是地面有防空火力的话它就会是个很好的靶子。
机降就更不用说了成群成群的直升机降落在地面上把步兵往外放,敌方要是用迫击炮来个炮火覆盖所有的步兵包括直升机在内都要一起完蛋。
但是伞降却完全没有这些问题直升机只要按照一定的高度和路线飞,伞兵一个个往下跳伞兵跳完了直升机也就可以撤退了。
就像我现在看到的一样降落伞一个接着一个的在空中打开,直升机也就一溜烟的跑得没影了。
“报告营长!”步话机里传来了刀疤的声音,因为他是特工连连长,所以地面部队的训练和驻防都是由他来负责。
当然,因为希杰奥山谷的山口有十五个之多,他一个人指挥也指挥不过来所以我就把哈桑和阿杜扎伊分配到他手上做助手这也符合阿富汗游击队的指挥习惯,他们的顶头上司都是自己的首领,在服从命令时不会有抵触心理而且语言也会通。
“苏联空降兵的伞降位置在01、02、013、014山谷!”刀疤报造道:“其中01、014分别有一个连,02与013分别约有两个连!”
我在地图上对照着地图看了看其实根本就不用看,我一听这编号也知道苏军伞降的目标是头两个山谷和尾两个山谷他们意图很明显,就是内外夹攻一层层的突破我军的山口防御。
比如01号山谷的一个伞兵连他们就与山谷外的装甲部队夹击我军1号山口。一旦攻下1号山口后。装甲部队就会在伞兵的掩护下迅速开进。接着又与02号山谷的两个伞兵连夹攻我军的2号山口。
这个战略与他们进攻佩素尔时的“斩首行动”明显不一样很明显他们知道我们不是佩素尔游击队那样的乌合之众,而是一支他们在阿富汗战场上从未碰到过的强大对手,所以如果只用空降部队进行斩首行动显然是行不通的,说不定用于斩首行动的部队反过来还会被我们围歼于是他们就弄上了这一套,从山谷两头一层一层的往里打。
我想他们在打下了前面几个山谷后,还会继续往里头的山谷进行伞降,然后继续用两面夹击的方式往里打
我得承认这个计划还是可行的,甚至可以说在苏军强大装甲部队与空中支援面前成功的希望很大伞兵在武装直升机的配合下还可以事先占领山谷两侧的制高点。装甲部队只要攻破山口就可以如入无人之境
正如我猜想的那样,苏军空降兵一降落到地面上第一件事就是收拢兵力占领谷地两侧的制高点,接着就是分出一部份来与苏军的装甲部队一起夹攻1号山口。
但这个过程苏军空降兵进行得并不顺利原因是我们一早就知道苏军会抢占这些制高点,于是在那些制高点上早已布满了地雷我得承认阿富汗游击队在埋设地雷这一方面的确十分在行。
他们会充分利用地形和周边的环境尽可能的在地雷被触发的时候造成敌人最大的伤亡,比如把地雷给挂在树上那一炸开就会从头顶上射下一片树枝,再比如在峭壁上凿一个洞埋上地雷,外面再用一些碎石给堵上一炸开那些碎石就会像打炮似的喷射而出
游击队的这些创意虽然让我十分意外但想想又觉得理所当然游击队嘛,他们大多时候都不敢与苏军正面对抗,只能想尽办法的埋地雷或搞破坏,所以自然而然的在这方面就会有一手。
这样做造成的伤亡虽说不严重。但面积却广,而且地雷这东西从来都不是为了炸死敌人而是为了炸伤敌人的原因是在战场上相比起一名当场死亡的士兵来说。受伤的士兵更麻烦更会影响全军的战斗力。
就像我所看到的苏军空降兵尽管号称是训练有素的精兵,但也同样没有见识过阿富汗游击队这种千奇百怪的布雷方式,于是连个敌人都没见着已方就已经有二十余人被炸伤这对苏军来说无疑是件很恼火的事,但他们的这种恼火却没地方发泄,因为这些制高点除了地雷之外一个人都看不到
但是他们的噩梦才只是开始还没等他们站稳脚跟,一发发炮弹就涌向了这些制高点阿富汗的山地到处都是石头,每一发炮弹都能掀起成片的碎石,于是那制高点很快就变成碎石和弹片的世界,在上面的苏军只有在石头缝里躲炮弹的份,根本就没有半点占领敌人阵地的快感。
另一部份负责与装甲部队夹攻1号山口的空降兵也不轻松,因为他们要同时面对来自几个方面的威胁
一方面照例是地雷,地雷这玩意虽说并不是什么高科技,但在战场上却是一种防御神器,不管是要防守哪里只要在周围埋满了地雷就可以让敌人手忙脚乱的。
另一方面就是来自1号山口的火力地雷虽好,但如果任由苏军从容不迫的排雷的话,那么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毕竟这时代导爆索之类的东西排雷速度还是很快的。但如果地雷在配上正面火力就不一样了,这足以让苏军顾首不顾尾。
更厉害的还是来自两侧的炮弹这些炮弹当然是由躲藏在山区深处的迫击炮手打的迫击炮这东西的好处,就是弹道十分弯曲,往往隔着一个高地也能准确的命中目标前提是前线有炮兵观察员在引导迫击炮发射。
当然,我们就不需要什么炮兵观察员引导游击队一时半会也学不会这么复杂的炮兵观测知识,这些数据就是由我军计算好,甚至试射验证过,然后记下方向和数据让游击队按照数据操作就是。
有句话叫“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能捉到老鼠就是好猫”,在战场上同样也是如此!(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