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作为爱英集团电商部的负责人。
虽然因为公司多元化发展,‘传统电商’业务占比已经越来越小,但公司主营业务,还是以电商渠道为主。
最近公司是有在创建自营电商app。听说是已经在测试了。
当然这些不是重点,作为公司的高层之一。
2020年他获得的,是他自己连想都不敢想的。
直接收入这块儿,公司这边工资+年终+年底大红包,总收入破3亿了,一年就成了亿万富翁,这是之前从来不敢奢望的。
以前看着新闻里,看着电视里的那些富豪,挥斥方遒,令人艳羡,觉得距离太远。
毕竟这样的财富,绝大多数情况,出生的时候,几乎已经决定了。
但没想到,最后自己居然成了那个少数了。
而且公司里类似于他这样的,也不是少数。
这一年他的压力也非常大,自从引入智能ar之后,公司的绩效考核人为干预的越来越少。
然后
他这个领导的考核,其实也不是太好,一直都仅是B级,勉强算合格,个别月份甚至到了C。
所以2020年,刘斌白天是在上班,下班之后就是找老师‘学习’,不断地去充实自己,根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去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获得不断的提升。
这一年的时间,他改变了很多,对待下属,也‘刻薄’很多,以前他能和下属们打成一片,但现在,他一进去办公室里,原本还略有些嬉闹声音的办公室,瞬间就安静了很多。
这种变化,其实他并不想,他真的非常喜欢那种打打闹闹,彼此轻松的氛围,但却又不得不这样。
毕竟工作嘛,没必要那么严肃,只要结果是好的,那就好。
公司里,大家级别不同,但公司外,大家都是普通人,没有所谓的三六九等。
刘斌天真地觉得‘我对员工们好,员工们也会知道他的好,然后好好地配合他的工作。’
但事实是,刚开始那段时间确实如此,但渐渐地,在和下属没了‘距离’感之后,在他’不断让步‘的时候,这些下属兼’朋友‘,他们一个个的就会开始‘蹬鼻子上脸’,‘阳奉阴违’。
甚至让他没法去管理了
比如说刘菲,作为公司的老员工,资历比他还老,刚开始的时候彼此工作相处还是融洽的。
但是随着吴舟强力推行,整个公司考核制度从人考核,变为智能ar考核之后。
大多数人的考核结果一下子就有了‘颠覆性’的变化。
一直都是A级的各小组管理人员,有人是A,表现优秀,月工资之外还有单独的激励,有人得B了,那就是正常工资+绩效。
至于C,就是末尾了,只能拿到正常工资。
而刘菲第一次考核就是B,这可以说是几个公司小组组长里中不溜,不过当下几个小组的组长,大多都是B,少数A。
每个获得A评级,都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分享,分享自己‘得A’的原因,以及如何做到这一点。
刘菲开始的时候也好奇那些人得了A,以及他们的分享内容。
但是看到好多得A的人,业绩还不如她的时候,心里就开始腻歪了,至于分享的内容,也就没了听的意思,不如她,那干嘛还要听,明明就是这个破系统有问题,还是应该按照之前的考核标准,以业绩作为最终考核标准。
然后在其他‘优秀同事’整个分享过程中,她在智能ar管理系统上,写了一大串的申诉,辩解,以及对智能ar考核系统的整改建议提交了上去。
但一个月后,没有得到回应。
第二次她的考核结果出炉,她得了B-,又降了,刘菲找到了刘斌,诉苦,因为明明她的业绩增长特别好,是所有小组里名列前茅的,为什么她的评分还降了。
刘斌‘帮’她转达了一下她的‘不理解’。
然后依旧还是没有结果。
而第三次出炉的时候,刘菲炸毛了,因为她的评分再度下降,她得了C。这不断下降的考核结果,这要继续下去,明年自己不得降级。
刘菲觉得肯定是刘斌根本没帮她转达。
作为小组组长,居然得了个C,这让她怎么和自己的下属相处,而且和那些同事一比较,多没面子.
然后她再度越级,甚至找了韩英找到了吴舟,希望韩英帮忙说一说这个事儿.
作为公司的老员工,吴舟给了她直接回复,要求她按照考核ar上分析出的她的‘不足’,去进一步学习提升,还有,每次的分享会,好好学习一下其他同事的优点。
自那以后,刘菲的工作的态度就完全变了。
韩英看着刘菲都觉得有些陌生,满嘴地抱怨。
让她学习改进地点,也是非常的敷衍的在学习。
不出意外的,第四个月,第五个月的考核,她的评价依旧是C。
然后,在第六个月,她开始频繁的和十余个各部分同事一起聚餐吃饭.
到月底时,她‘一气之下’,离职了。
那些之前和她一起聚餐的好姐妹,好朋友,其中有2人也跟着她一起离职。
刘菲以为自己闹离职,公司层面应该会有个挽留什么的。
但刘斌没有挽留她,毕竟两人其实已经闹腾得不愉快了。
吴舟也没有挽留她。
只有平日里一些玩得比较好的‘同事’,让她别冲动,意气用事。
之后,他就用自己的私人手机,拉了一个小群,联系几个还在公司里的同事,继续私下聚聚。
当然,这其中肯定是没有刘斌这个领导的,也没有韩英这个‘大领导’。
“我明明就是公司业绩最好的之一,凭什么一直给我C的考评,这不是欺负人嘛。不想给我涨薪加工资直说嘛,我又不在乎那个。”
“明明之前考核挺好的,非要整什么破系统考核,结果有问题,反馈了也不给处理。”
“和领导反馈了问题,还那样。我问了三组那边的组长考核有问题之后,反馈上去,人家考评就给改了,凭什么我的考评结果不给改。”
“切,公司大了就了不起是吧,还不是我们这些老员工一起打下来的,外面挖我的人多了去了,工资给的比这里都高,一直以来我都没去,现在想想,真傻,就是个工作而已,至于嘛,哪儿工资高去哪儿呗,哼“刘菲诉说着自己的抱怨。
10月底,刘菲离职,走的加急流程,本来交接时间是1个月,但因为ar管理系统的介入,各项交接速度比人为交接快的多。
而且‘也没什么好交接的’,只是2天时间就已经交接的7788了,第三天,刘菲就离开了公司。
而后很快,小组内,传来小道消息,她跳槽去了一家杭城电商公司,月薪10w+,比当下她每月5w左右的工资,翻倍了
刘斌是对刘菲极度无语,智能ar考核上真有问题吗?在刘斌看来是一点问题也没有,在有智能考核系统之前,这些问题就已经有了,只不过当时他也是觉得,业绩在增长,那这个问题也就不大,也就随口和她说了几次,但一直没改。
而现在,智能考核系统,只一个月时间,就把这些问题,给她的列得明明白白,她呢,居然还是觉得‘委屈’,甚至觉得就是些鸡毛蒜皮小事儿而已,根本不应该影响她考评结果。
但事实呢?整改建议里有几项,比如说:
1:用数据说话,描述问题以事实为主,减少主观观点。
刘菲在转达小二,或者描述工作中问题的时候,‘喜欢’用夸张,夸大化的描述,并且给出非常武断的决定。
比如说,某次平台售后小二找到她,有几个产品客诉希望她帮忙处理一下。
然后她的反馈到公司这边的就是,这个产品一大堆的客诉,比例特别高,公司的产品质检部门都是吃干饭的,这个品建议下架得了,别影响了公司整个品牌形象。
然后刘斌就专门跟进了一下这个事儿,结果就是特别无语,因为事实是“就是几个消费者主观地觉得不好吃而已,极少数是说质量问题,这些公司的售后部门也会跟进处理。”
且产品的售后整体率也是只有平台行业标准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客诉量多,只是因为卖的多而已。
这种事儿发生过多次,后来公司的内部管理系统,也直接有了一个新功能,ar审核,刘菲提交了四次下架建议,都被ar直接否了,并且次次给出了都是相似的理由。
”产品质量远高于行业标准,当前售后率只有行业标准7%,质量评定:优,销量情况评定:优,结果:继续正常销售“
2:作为管理人员,小组成员工作内容混乱,系统建议,成员工作分配调整好。
刘菲是小组领导,每次忙起来的时候,自己要是忙得没时间了,就会随机指派某个人去处理。
任何一个事情出来,都需要她单独指派一次。
当然,如果那个人处理得不好,她就会骂骂咧咧,毕竟工作那么忙,还做错事,还得她来收尾.
所以在她的小组,每个人都得是‘全能’的。
而她自己,也是完全分不清楚主次。
明明是小组管理人员,但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之后。
还得问一句“上上次谁谁谁,上次是谁处理的,你们合计一下看看到底是谁处理的。”
3,4.5
其实很多问题都挺简单的,咬咬牙,改一改,在刘斌看来很容易就能调整好。
而且调整好之后,也能让工作‘效率’提升啊。
但就算如此,几个月时间,她愣是几乎没改。
如果是作为一个简单的‘执行’员工,刘菲还是适合的,但作为运营人员,管理人员,她太冲动了。
这也是一而再再而三,她的考核评级不断下滑的原因。
因为第一次考核,其实是“最宽松”的,并且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人无完人。
但最重要的是‘知错能改’的能力。
公司里,有很多很多人,在和刘菲相似的考核结果之后,根据上面的整改意见,不断地‘修正’自己,最后考核标准重新变为了B,乃至于A。
这些人,甚至还在内部分享会里分享过这个经历。
最重要的是,最后的最后,刘菲离开的并不体面,因为她是在年底,在双十一马上就要来临的时候,离开的公司。
做过电商的都清楚,年底是电商的旺季啊。
这个时候离开明显是故意的。
如果是传统电商公司,可能还真得阵痛一下。
但爱英集团已经全面完成了ar工作助手的介入。
甚至他觉得,即便自己马上离开公司,都不一定会有什么影响.
不是谁都能认清自己。
这次是回到了老家农村过年,每天各种忙碌。
第一天到家甚至连热水都没的喝,每天万步起!!!
这几天见到了很多村里老人,和记忆里的不一样!明明他们应该没那么老才是!
突然惊醒,原来是自己‘长大’了。
时间过的真快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