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文魁 > 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殿传胪

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殿传胪(2 / 1)

传胪之日,即释褐之时。

所谓释褐,就是一名读书人要脱出往日所着的青衫,换上官服,这也就是神童诗里说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大明朝两京十三省,亿万子民,三千举子,三年一选,只有一人能大魁天下士。

寅时过后,京城之内,夜仍深沉,天色未亮。

紫禁城犹自在沉睡之中。

马车在大街上飞驰,坐在车里的林延潮掀开车帘,正见高大深沉的正阳门楼正从脑后一晃而过。

避在道旁拿着竹梆子的更夫,从眼前一掠而过,融入夜色中去。林延潮回头朝北望去,如巨龙盘卧的紫禁城露出了小小一角。

“老爷小心受风,乱了发鬓,金殿上失仪!”车座上的展明好意提醒道。

林延潮点点头,放下了车帘。马车经棋盘街直往大明门而去时,萧瑟冷清的京城,也是一点点的醒来。

此刻东方未曙,天上繁星犹亮。

通往皇城的通衢上,渐渐开始喧闹。

车马辚辚,车马驰过尘土飞扬,大小各色官轿一乘接一乘抬过。

官员的随从们提着风灯,照亮着官衔牌。上朝之间都是匆忙,京官若是晚睡些,坑还没热呢,就要起床了。

官员马车轿子在京城通衢大道并驰还好,但遇到巷口胡同,只是各自亮官衔牌,按照官位高低先行后走了。

通衢之上喝道声、避轿声、马蹄声吵吵嚷嚷,马车与轿子。从四方汇集往着大明门而去。

此刻天空依旧阴沉灰暗,大明门前庭燎辉煌,城楼上玉漏滴沥。城楼下大门紧闭。

无数马车轿子停靠在门外,夜风掠过,风灯的罩子左右摇晃,灯骨敲打在马车的边沿上,发出清响。

灯火摇曳中,却阻止不了大明门外灯火辉煌的景象,这处成了京城夜色里最明亮的所在。

林延潮在马车里将进士礼服整齐清楚后。然后下了马车。

大明门前,多是头戴乌纱帽,穿着蓝罗袍的新进士们。与一旁的参加朝例的百官而言,新科进士的袍服上,只是少了补子而已,其他都差不太多。

新进士来的要比百官更早。故而人数也是更多。

官员若错过了朝仪。要罚俸,但新进士迟到了,就丢了功名了。

哪个读书人不是十年寒窗的苦读,三更灯火五更鸡鸣过来的,对他们而言,金殿传胪的一日少睡片刻没什么。

林延潮走到新科进士的人群里,身为会元,哪个进士不认识他。

见了林延潮。几人都是笑脸相迎拱手道:“宗海兄,你来了。”

林延潮拱了拱手。自己现在没有闲聊的兴趣。所以他只是行了礼,就走到一边静静的站着。

而一旁同年的议论不住飘入他的耳中。

“别看你我同榜,但就算进士及第,亦是出身有差。”

“听说了吗?今科罢馆选,停庶吉士,也就是说唯有三鼎甲方能入翰林院。”

“天子亲政在即,堂上多是前朝老臣,今科点贤才名士相佐,入翰林院大有好处。”

“听说了吗?状元已是有属了。”

“姓张?还是姓萧?”

“听闻元辅大人曾向天子说闽人狡诈,不可信。”

林延潮闭上眼睛,对这些话充耳不闻,他此刻心底无比平静,什么三元及第,大魁天下的,一切执念此刻已是放下。虽做不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的超然,但也可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

金殿传胪乃读书人一辈子的荣耀,自己在其中尽情享受这过程,体验着自己的人生就好了,其他的都不重要,到了以后,当初那些得得失失都会淡然,唯有那一刻的时光自己会永远记得。

抛去患得患失之心,林延潮望着眼前的紫禁城,历史顿时就在眼前鲜活起来,仿佛一伸手,就可以触碰的到。

此时自己并非数百年后的穿越的匆匆过客,只是大明一位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读书郎。

天一点一点的亮了,星月隐去,天空放光,东方渐红。

一道金光从东方破开了层层的云雾,紫禁城托着初生的旭日一步一步升起。

随着天色大亮,大明门前的庭燎已是熄灭了。

陡然之间,景阳钟响,悠扬而又威严的钟声,伴随着端门鼓漏声,在紫禁城的重重红墙碧瓦间跌宕回响。

灰黑色的燕子惊飞之后,翱翔在大明门前,时而低飞,时而掠过城楼上的重檐飞角一飞冲天。

林延潮的目光从飞燕身上落下,但见眼前朱红色布满铜钉的大明门,在吱呦的沉闷响声中,从左右而开。

道道宫门,层层宫禁沿着中轴线,一一从外至内逐次开启。

古礼天子有外朝、治朝、燕朝。

天子之宫有五门,分别称为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

这些一并合称三朝五门。

国有大事,天子于库门,召诸侯万民而询,称为外朝。天子会诸侯,臣子而询,在路门外称治朝,在路门内称燕朝。

古代朝会以地点而定,到了大明朝,朝仪分大朝仪和常朝仪。

大朝仪最隆重,但只在正旦冬至进行。

一般称为常朝仪,常朝仪也分两等,由地点而定,分别称为常朝御殿仪与常朝御门仪。

常朝御门仪,就是御门听政,地点就是在奉天门举行。

天子直接在奉天门外升座,百官就在门外大广场上拜见天子。

大明一般的常朝仪,都是常朝御门仪,如此比较简单。只有寒冬腊月时,天气实在太冷,百官在才门外行礼完,就近入殿进行朝议。一般如果有午朝,晚朝也是在奉天门举行。

而御殿仪规模要胜过御门仪,是需排场时,或者大事是举行,当然不如平日御门仪简便,另外能进行御殿仪的三大殿常年遭灾,经常无法顺利举行御殿仪。

不过传胪乃国家盛事,关乎社稷,自是要在奉天殿行御殿仪,方显郑重,若如一般早朝,就不是金殿传胪,而是御门传胪了。

大明门一开,一名主官太监走出门外道:“陛下有旨,文官百官与中式进士入奉天殿觐见!”(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带着老爹打江山 全世界都在等着我失宠 穿书之反派自救指南 三国大恶人 盛宠皇妃 浮世梵歌 特工郡主倾天下 病弱夫君超宠妻 这个皇帝陛下他有毒 京都烽烟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