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等,除了提醒督促你们之外,也想集思广益。商议解决之道,可惜
表面上看不出什么来,其实心中颇有当年新政失败那种有心救国,无力回天的感觉。
“太守,下官回去之后。翻查资料,现我言之法,与晚唐时期的青苗钱颇为相似。”楚质轻声道:“当年藩镇就是凭借此法。强行摊派。逼迫百姓贷款,而后收取八分利息,使得无数百姓家破人亡,民不聊生,可见此法也具有一定的危害。”
“刀在人手,罪不在刀。而在于人。”沉吟片剪,范仲淹淡声道:“善政良法在昏庸之人手中也能祸害无辜,反之亦然,只要加以节制,达到惠民目的。实施严刑苛政又有何妨。”“百姓无知。只怕不识良法好处,拒不接受,那又该如何?”楚质问道。
“循循善诱即可。”范仲淹说道。
“若是宁死不愿呢?”楚质追问。
沉默良久,范仲淹说道:“且听之任之,愿取则与之,不愿不强也。”
“百姓既无余钱。只能以青苗田地作保抵押。若是借贷之后。又因天灾**,收获无成,届时官府追索,则多事已,还不如常平仓法,济贫救困。兴业安民。”楚质说道。
“要是常平仓裕。理应如此;”瞄了眼楚质。范仲淹说道:“况且。此法不过是荒年之际暂且行之罢了,不是定制常规。”
“那自然最好,毕竟各地情况不同,南辕北辙,不能一概而论。免得又沦为某些人的敛财之用乙”楚质喃喃自语。
“有些道理。老夫会注意的?”范仲淹说道:“还有何要问的吗?”
“有。最后一个问题。”楚质说道:“一分利息是不是太高了。”
“高?”范仲淹难得笑了笑。摇头说道:“若不是为了填补常平仓亏空。老夫也想免息,但是。如果没有丝毫甜头,恐怕连放贷之钱也筹措不足。”
“筹措?”楚质莫明其妙。
“不错。”范仲淹脸上绽出一缕笑意:“昨日仁和张知县向老夫提议。既然欠缺钱粮,可采用当日赈
…二二法,向本地神商暂借,当然,不会与卜次样白借凹到时会偿还一定的利息,不过如此一来,放贷百姓利息或又要适当提高。”
毕竟不是紧张情况,无故征粮容易招惹麻烦,但是改成借粮。还有利息归还。起码能说得过去。
看来自己聪明,别人也不笨啊,楚质苦笑,问题在于,挡人财路已经够招人厌恶了,而今居然还耍借自己的钱来挡自己的路,应该没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