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华在返回长安之前,就派人去收集了吐蕃军入侵吐火罗、河中和大小勃律的情报,当李成华返回安西后,这些情报就摆上了她的桌案。
这些情报可以说有喜有忧,喜是河中对拔汗那的渗透才刚刚开始,就被唐军强势拔掉了。
另一方面,吐蕃军的掠夺性使吐火罗各国对吐蕃十分戒备,到目前为止,除了一些宗教往来,吐蕃军队对吐火罗各国都没有能渗透进去,除了朅师国。
而坏消息首当其冲就是朅师国,亲大唐的国王一家被杀,吐蕃重新扶持了亲吐蕃的国王上位,并在朅师国驻军三千人。
第二个坏消息是,吐蕃在大勃律重新筑城,驻军七八千人。
或许是吐蕃的目标暂时没有指向安西,所以他们没有对小勃律下手,峡谷对岸的小勃律也装糊涂,对吐蕃军不断向西扩张视而不见,也不向安西汇报,这就导致这些年安西对吐蕃军的西扩一无所知。
很多事情比较巧合,就在吐蕃准备了多年,准备开始对吐火罗大展手脚之时,唐军也展开了对吐蕃军的打击。
唐军走的依旧是瓦罕走廊,大军沿着播密川向西而行,抵达昏驮多城后再折道向下,穿过上千里的雪山峡谷,抵达护蜜国。
护蜜国是一个产粮之国,也是唐军最后一站休息之处,再向东走三百多里就是朅师国。
唐军一万五千骑兵加上两万头骆驼在崇山峻岭之间穿行,昆仑山和葱岭一带,虽然海拔也在四千米以上,但它和青藏高原相比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他主要以高山河谷地形为主,如果是翻越雪山,海拔就是四五千米,气候寒冷,呼吸困难。
可如果走在河谷内,海拔一下子就降到一两千米,氧气充足,空气新鲜,植被充裕,河流也很多,行军就比较舒服了。
其实走护蜜国是绕道而行,多走了上千里路程,但最大的好处,就是基本上一路都在河谷行军,只有一小段雪山高原。
唐军在护蜜国休整了三天,大军开始掉头东行,沿着一条河谷向朅师国浩浩荡荡杀去。
这条路当年李邺走过,在朅师国熬过一个缺粮的冬天后,李邺带着数十人来到护蜜国买粮食,在这里遇到了莲花生大师。
这条几百里的河谷是朅师国通往吐火罗的必经之路,吐蕃人极为重视,距离朅师国还是五十里,两座堡垒矗立在前面,阻塞了唐军的去路。
几名唐斥候刚刚靠近,立刻被石堡内的吐蕃士兵发现了,乱石飞射,一名唐军斥候躲闪不及,被飞石击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