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尼古拉山的路上,两口子终究是做了点儿正事,在各个小镇弄了些山上缺乏的材料,材料种类方面尼古拉山上很齐全,但有几样剂量不足,尼古拉的病不适合被人知道,斯芬妮之前也没确认改进治疗方案,也就没有用官方渠道搜集材料。
回山后,继续之前的工作。斯芬妮负责每天检查斯图亚特的状态,进行治疗的同时,还要逐步订制一整套可以长期有效并且斯图亚特一个人就能完成的治疗方案。雷云自然还是弄他的机器人。
履带型机器人在结构方面是没有难度可言的,即便是只用斯图亚特家里这些手工打造的家伙,也能拼出个能动起来的。比较重要的是关于苦力机器人系统的整体规划,其中包括基础作业系统、作战系统的快速切换,模块化升级需求,以及今后有可能需要进行的超能改造。
科技侧的东西好是好,能让很弱的人变得霸气四溢,可是其缺陷也不可忽视——巨大的后勤压力。这后勤压力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科技型武器所造成的消耗,另一个是损毁后的维修。
消耗方面,首先是弹药。只有采用劣武器和光束类武器才能免除弹药消耗的部分,就算是雷云发了疯给机器人整上空间型弹夹,弹药还是要买,可是劣武器是属于B级武器,而光束武器中C级的部分在大气层内威力和射程都有待考虑。
同时考量制造或购买成本以及对抗中等烈度战斗的性能,最好的武器反而是魔能型武器,魔能型武器一般都只要给魔能部充能,大多数没有弹药消耗,制造时所需的精度对雷云来说也几乎是没有要求,更舒坦的是雷云已经有炼金傀儡和魔动知识库,只需要学习相应的法术激发符文就能造魔能武器,而不用再投入大量点数去学习多个知识库和购买新设备去造劣武器。
当然魔能武器也并非是毫无缺陷,即使雷云通过设备制造提升精度,魔能武器本身还是个炸药!而且魔能武器的弹道速度与科技类也无法相比,对抗强力敌人时命中率也会因此大幅度下降。完全没有弹道的法术自然是有,比如地刺之类的,可惜这些法术能对付的敌人种类少了点,不能当成批量装备的标准,而短时间内雷云还没能力弄出B级无弹道的魔能武器。
最后的决定还是造标准魔炮,一种以输出元素基本力量为攻击手段的武器。标准魔炮能量消耗较大,优点是弹道速度在法术中属于第二阶梯,仅慢于光击型法术,跟之前魔界里那些骑士用的魔炮差不多,只是魔族骑士的魔炮是人为操作可以随意变更攻击元素,而机器人要做到那样成本几乎就是同时造好几种炮一样。
按照光暗地火水风来分,元素的基本力量就分别是恢复、腐蚀、迟缓、燃烧、中和、切割,另外还有变种的衍生力量雷、冰等。光暗就不想了,两者互相克制的针对性太强,变相的减弱了环境适应能力,其他的,火系和水系队伍里已经有较强的力量,阿尔忒弥斯有土系限制,之后只能学习土系能力,给弄成土系要不了多久就要重新设计。至于衍生元素……是没有相应的魔晶魔石的,也就是说这些力量只能由生物实现。
剩下的只有风系魔炮,风系魔炮的效果类似射程较远的高压空气炮,之前雷云在魔界丰收祭上就是被那玩意打的。从输出效果上看似乎很烂,其实不然,因为不可能每个敌人都跟雷云穿一样的装备,他装备时的重量可不轻,换到个穿普通重量铠甲的对手身上,可就不是那效果了。另外风系魔炮还有个源自于风元素的好处,风元素是四系元素分法中拥有最好兼容性的力量,它可以简单的与任何其他元素构成基础复合法术,而且对施法者的危险度几乎为零。利用风元素的特点,雷云可以试着远程放火,斯芬妮可以试着在弹道区提前使用法术让魔炮来做瞄准和射击动作。
斯图亚特就能造出基础魔炮来,只是由于这个世界里魔石和龙晶一样都属于珍惜收藏品级别,其中绝大多数都在龙、法师、炼金师手里,所以没办法普及。雷云最不需要担心的就是魔石,所以武器就算他捡了便宜了,这也是他选择和斯图亚特一起倒腾的主要原因之一。
消耗的另一方面自然是能源,别看武器选择了魔炮,能源似乎就用魔动就好。可这里面也牵涉到成本和行动限制问题,雷云造机器人不可能只造一只两只的,那样整连个知识产权费都捞不回来。
通用武器部分选择使用魔炮,成本本就已经直线上升,魔炮被法术击中还有可能爆炸,若再多个魔动核心,那苦力机器人作战时还不得滚的远远的?更大的问题是根本没可能单纯依靠这种程度的机器人对付B级甚至更强的敌人,它们滚远了啥也干不了,或者说只能稍微做下掩护就可能被全灭,这绝对不是雷云造一整个系统化机器人的目的。
即使不考虑成本没可能在这种大小的机械里装安全核能能源,而之前虫子区那边人类军使用的能源包实际上也属于魔能体系。剩下真正能以较低成本实现的只有燃油和电池,燃油就不说了,那气味有条狗隔着几十公里都能跟来,电池的关键还在于续航能力实在是弱了点,尤其是机器人进入苦力模式后肯定需要驱动较高强度的液压系统,会很吃力。
不过雷云已经想到怎么整了,他两口子兜里还有个巨大邪神出产的增强型暴风魔石呢!
一个暴风魔石足够了,在学习二级魔动知识库后,雷云已经知道这玩意有多少厉害了。和它的说明一样,这是用于制造中小型魔动战舰动力源的石头,作为魔动战舰,不止是动力源,低强度作战所需的力量也全部由核心部提供!对于几个小型机器人而言,这样的能量已经是爆表了。利用方式他都想好了——无线充电呗,只要把暴风魔石造的魔动核心作为无线充电端子的电源就好。
无线充电有几个阶段,最初级的微波无线充电,缺点是随距离增加能量衰减非常快,200米基本为零;然后是属于二级科技的激光无线充电,光脑就是用的这种技术,二级科技的一些高端产品已经十分好用,激光也是非可视状态,稍微有点缺点是需要比较准的方向定向;接着三级科技使用的卫星能量传导技术,这个技术可以在卫星能对准的方向进行任意距离的高效充能,是由武器卫星技术发展出来的,一般用于给一些因自然灾害而断电的重要机构和外太空卫星供能。
能用的就是这三种,更高端的基于成本和知识的关系就不用想了。
要说雷云最想用的自然是卫星充能技术,可是卫星的发射和回收都是问题。源空间有微型卫星发射系统购买,也就是三千点,体积不过是面商务车大小,能运载一颗两百公斤以下的卫星进轨道。成本和体积都在他们小队能接受的范围内,反正一次性道具肯定是用临时点购买的,体积比中型装甲车小就能装下。可是发射卫星这么大个事,等于是通知方圆数百公里的终端使用者,这里有一堆人。另外需要另购的卫星如果也用临时点购买,会比发射系统还贵四五倍,实在太多了点,直接买的话,现在没钱不说回收又是个问题。
暂时先用激光充能的吧,正好手边就有一个光脑用的激光充能器,不过他也没完全放弃卫星充能的想法。等他们有一大堆各种各样机器人时,卫星能让他们把三分之一个星球都监视起来。而且充能卫星本身就是武器卫星,也能把别人乱丢到上面的各种东西打击一下,那一颗卫星就能同时做充能、间谍、武器三种卫星的活。因此就算往里面投两万点,只要找到隐藏卫星发射轨迹和回收的办法,其实也是值得的。
雷云考虑着是否可以利用假卫星的方式进行高空充能,也就是用无人机在高空充当充能卫星。以魔能作为无人机的动力,它在高空的停留时间撑过整个任务并非不可能,在回收方面几乎没有难度。当然若要这么干,他就得自己掌握超远程充能的知识才行,这事儿只能暂时预定下来,等有闲钱再说。
框架、武器、动力、能源都OK,苦力模式需要的液压执行系统更是简单,雷云在地球造过“建筑家”系列机器人,把接口改成模块化后照搬就行,都不带多想的。
正准备完成最后的规划,也就是机器人、武器模块、苦力模块数量如何配比和进阶模块构思,一个长着尖耳朵的平胸女人带着个火红色的小胖子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