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个高丽贵族,也许可以做点文章。”
赵节跟李元昌一样,首先的想法,就是在这件事上,对魏王进行打击。
芙蓉园是魏王的芙蓉园,怎么也不可能脱开关系。
李承乾微微摇头:“不用,那两个高丽人,明日交到大理寺去,跟这次的刺杀案一起审就是了。”
“魏王那边不用管他,陛下自会定夺,这个时候干这些事情,平白落了下乘。”
污蔑魏王其实对李承乾来说意义不大。
就像是魏王要抓他谋反的实证一样,想要在刺杀事件上进行打击,也需要实证。
而且这个刺杀案,已经不是大理寺卿或少卿能处理的了。
二凤那边,肯定会直接指派主审。
且大概率不只是一个主审,包括长孙无忌,褚遂良,房玄龄,孙伏伽等重臣,进行联合审查,必定要把整个案子查个水落石出。
但凡任何跟这个案子相关的人,事,都会被多方审讯。
他们的供词,会经过多方比对,分析,取证。
想在这里头玩猫腻,其实是很愚蠢的事情。
若届时查不到任何跟魏王有关的线索,证据,那么反而容易起到反面效果。
在国家的层面,其实很难是有什么事情,能够进行隐瞒的。
区别在于,值得不值得这么去做。
要知道这些大臣,每天都在处理大量的政务,把精力抽出来,相当于不知道多少事务都要被停止,经常这么搞,很容易出问题。
李世民自己被刺杀,都没有搞出这么大的阵仗。
主要是这次的影响太恶劣了。
首先是众多皇子聚集,几乎如今算是有继承权的成年皇子,嫡子庶子全都在。
更别说还在长安城内,出现了数百强弩,要强杀太子。
这已经不只是太子的安危问题,还上升到了国际事务的层面。
各国使臣也在呢。
“就这么便宜他了?”李元昌有些不甘心。
在他看来,这是很好的机会。
赵节建议道:“也许可以安排些人,散播谣言,就说这次刺杀之事,跟魏王脱不了干系。”
“他刺杀殿下,是为了夺嫡。”
如果早些时间,李承乾会觉得这个想法不错,但是现在,已经没有太多意义了。
“扳倒魏王没用,即便是把现在的魏王扳倒了,陛下也能随时扶持起另一个魏王。”
“比如晋王。”
“先前陛下从未放开过兵权,魏王被如此偏爱,也未能掌控。”
“但是现在,晋王回长安,直接被封为右金吾卫大将军。”
李承乾的话,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小打小闹的,终究是上不了台面,要搞,就要搞大的。
赵节跟李元昌有些面面相觑。
虽说大家一直都是在干谋反的活,可如果说真要跟陛下对上,心里头还是很虚的。
太子终究是太子,更何况陛下也不是普通的皇帝。
弑兄杀弟囚父,稳坐皇位,纵观古往今来,史书上各个朝代,都是独一档了。
太子能压制魏王,但若与陛下对上,何尝又不是现在的魏王。
——
次日,太极宫。
清晨之际,皇帝内侍张阿难就来到了东宫,说陛下召见。
李承乾抵达两仪殿的时候,魏王已经到了。
但却没有进去,而是在殿外候着。
正月的天气虽有些回暖,但冷风依旧凛冽。
李承乾能看到,李泰脸上的肥肉都在抖,是被冻的。
很明显,这是陛下对魏王的惩罚。
也是做给太子看的。
有些事,大家心照不宣。
也许朝廷重臣们去进行彻查,确实查不到跟魏王有关的线索,但真的与魏王一点关系都没有吗。
李世民心里,跟明镜似的。
包括先前,太子派刺客刺杀魏王的事,说辞是纥干承基受了阴弘智的挑拨。
真的就是阴弘智挑拨的刺杀吗。
纥干承基可是太子多年的心腹卫士。
可李世民到现在,都没有去见过阴弘智,询问都没有一声。
有些事情,不过是二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拜见大兄。”
李泰现在彻底老实了,也许是被冻的,也许是在二凤面前装的。
“一起进去吧。”李承乾淡淡道。
“谢大兄。”
看着太子迈进殿门,李泰哆嗦着跟上上去。
殿内的暖意,让他整个人都舒畅不少。
李世民看到两兄弟进来,面色不喜不悲。
“给太子赐座。”
“是,陛下。”
看太子坐下后,李世民这才开口,语气温和:“昨日在芙蓉园的事情,朕已经知晓了。”
“那些高丽人狗急跳墙,却是差点酿成大祸。”
“承乾,你临危不惧,力挽狂澜,朕甚是欣慰,还有青玉案元夕,朕看了,千古佳作。”
“这次刺杀的事情,朕已经让各个大臣联合办案,届时你也一同负责。”
李世民心中对太子的优秀,非常满意。
这就是他的长子,在关键时候,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抛开皇帝跟太子的天然矛盾不谈,现在的太子,已经表现出真正的独当一面。
“谢父皇夸奖。”
李承乾拱手作揖回道,没有多说什么。
随后,李世民看向站在那里的魏王。
冷哼一声,眼神锐利。
“青雀,芙蓉园出了这么大的纰漏,你就没有什么话想对朕说的吗。”
魏王李泰闻言,直接就跪在了地上。
浑身颤抖,脸上的肥肉也因恐惧而微微颤动着。
“父皇,青雀知错,芙蓉园之事,青雀难辞其咎。”
“青雀本应将芙蓉园管理得井井有条,确保各方安全,却不想竟出了如此大祸。”“当时,若非是大兄出手,诸兄弟危矣。”
“青雀愿自削王爵,贬为庶民,流放边关,为我大唐戍边守土,以赎已身之罪。”
听到这话,李世民原本沸腾的怒气,顿时就开始冷静起来。
李承乾心中冷笑。这魏王倒是擅长演戏,苦肉计对李世民来说,向来最为受用。果然,李世民的眼神平和了许多。
“我且问你,那些刺客之事,你事前可是知情。”
李泰哽咽道:“青雀自父皇去年二月将芙蓉园赏赐于我后,便着人修缮。青雀不忍征集徭役,便出资从长安招募工匠。”
“却未料到竟被高丽人钻了空子,那曲江池下的密道,想必就是在那时被偷偷建造。。”
“自父皇赏赐芙蓉园以来,青雀前往的次数屈指可数,且常常开放给长安百姓,供他们吟诗作对、游乐玩耍。”
“那些婢女仆从,也皆是从长安招工而来。青雀对此次刺客之事,确实毫不知情啊,之前也不知道杨妃会特意把元宵诗会定在芙蓉园。”
“因诗会盛况,芙蓉园内婢女仆从人手不足,青雀就让人再招了些,未曾想来了一堆刺客。”
“还请父皇明鉴。若青雀早知此事,定会提前防范,断不会让此等祸事发生。”
李泰是懂二凤心思的,不然也不可能这么多年都被偏爱有加。
先是坦然认错,自请削爵,流放边关,他知道二凤肯定舍不得。
然后再详细解释,说明情况。
到了这个点上,二凤的怒气也渐渐的平息下来。
“承乾,你怎么看。”
李世民转而问道。
我怎么看?我坐着看。
李承乾瞧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李泰,说道:“青雀应是遭小人蒙蔽,刺客的事情,大概是不知情的。”
“倒是这清河崔氏,嫌疑不小。”
李世民微微皱眉:“承乾详细说来。”
李承乾缓缓道:“先前我派人前往营州调查高丽之情况,手下人带了两个新罗贵族回来,两人所管辖之地,被高丽人强占,恰好得救,便随之返回长安。”
“因丢失城池之罪,两人也不敢回新罗,便就在万年县充当差役。”
“前些日子,两人在路上,恰好是预见了高丽王族,早些年他们曾见面过。”
“我得到消息后,便派人去鸿胪寺查明,这高丽王族,果然不曾报备,显然是偷渡而来。”
“如今我大唐与高丽大战在即,势若水火,高丽王族现身长安,必有蹊跷。”
“因而便让人将去抓捕审问,便是抓捕那夜,可能是泄露了消息,有人出钱,请了两个猎命郎君,对其暗杀。”
“好在手下得力,不仅是保全了两个高丽王族的性命,把那两个猎命郎君也一并抓了。”
“这两个高丽王族,跟刺杀之事,大致是脱不了干系,昨夜我已经让人把他们送至大理寺。”
李世民没想到还有这等事情,问道:“承乾可曾审问出,他们所来长安之目的。”
李承乾回道:“因在猎命郎君下逃得性命,两人倒是配合,交代此番来长安,一是为了刺探情报,二是为了发展细作。”
李世民沉声道:“细作,是谁。”
李承乾淡淡道:“清河崔氏,崔文圣。”
听到这个名字,匍匐在地的李泰,顿时一抖。
李世民的目光,也不由如刀剑一般,看向青雀。
崔文圣虽然是一介白衣,但在长安城的名头可不小,而且一直都是魏王党的核心骨干。
“他人可还在长安。”李世民继续问道。
李承乾道:“那夜抓了高丽王族后,崔文圣次日一早,就逃出长安了。”
李世民瞪了一眼李泰,质问道:“魏王难道不知晓这事?”
李泰很清楚,但这个时候,打死是不能认的。
不过崔文圣跟高丽人的事,他确实没参与。
“青雀不知,那崔文圣派人来告诉我,他老家有事,须回一趟。”
“崔文圣密谋高丽人充当细作之事,青雀全然不知,否则定要将他拿下问罪。”
“那崔文圣可恶至极,临走之时,还假意传信,说有两个朋友,被右金吾卫将军陆仝给抓了,请我去帮忙把人要回。”
“我不知情,就去找了稚奴帮忙,想以稚奴右金吾卫大将军的身份,压迫陆仝交人。”
“后来才知道陆仝把人送去了东宫。”
“青雀若知那两人是高丽王族,且跟崔文圣密谋出卖我大唐,哪里又会去要人。”
李泰昨晚就已经跟柴令武,崔盛玉商量过。
对于那天找晋王去要人的事情,肯定是没办法瞒住的,况且太子也没可能帮他隐瞒。
与其被太子说出,还不如是自己主动交代。
听到这话,李世民虽气,却也觉得魏王还不至于这么蠢,明知是细作,还堂而皇之去要人,大概是被崔文圣给欺骗了。
“蠢货,被人当枪使了都不知道。”
听到父皇训斥,李泰心中反而一松。
李承乾这时对李泰问道:“青雀,芙蓉园修缮之事,是崔文圣给你出的钱财吧。”
李泰苦涩道:“是。”
这个事情随便一查就能知道,他现在否认没有任何意义。
这里头的关系,不是他想撇开就能撇开的。
李承乾继续道:“芙蓉园管辖之事,是否也是崔家在负责。”
李泰点点头:“是。”
问话到这里,事件就已经很清楚了。
李承乾转而对李世民道:“父皇,看来刺杀的事,跟清河崔氏脱不开干系。”
李世民面色阴沉,道:“朕会立即派人抓捕崔文圣归案,还有长安城内的崔氏族人,全都抓去交由大理寺审讯,但凡有嫌疑之人,绝不姑息。”
其实到这份上,清河崔氏参与刺杀案,可以说是板上钉钉了。
也许他们手段很干净,但嫌疑是洗不掉的。
真要追究起来,谋杀大唐太子,诸皇子,嫔妃,这等罪过,当诛九族。
然而李世民却不能诛清河崔氏九族。
清河崔氏,大唐第一世家,族人总计五十万左右,嫡系虽不与外人通婚,然庶出没这个规矩。
朝野上下,大唐各地官员,与崔家联姻者不知道几凡。
清河崔氏的清河,是指清河郡,也就是古之冀州。
在清河崔氏的治理下,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百姓安居乐业。
若李世民下一道诏敕,要诛杀清河崔氏九族,那么整个冀州都要反。
那就不只是五十万清河崔氏族众了,还有那些世代受清河崔氏恩惠的百姓,他们可是只认崔家,不认皇家的。
包括其他世代联姻的五姓七望其他六个世家。
整个大唐,都要彻底动荡起来。
ps:补更
(本章完)
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