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到发现李典人去营空之后,还不死心,又小心地穿过两层营地,往前搜索了大约十里地,确认实在没有任何异常,连曹军的粗重辎重物资,都留在营里没有带走,也没有放火烧毁,就知道肯定是偷跑了。
之所以不放火,当然不是因为曹军仁慈、把这些笨重的物资留下来资敌。他们纯粹只是怕火会引起汉军的警觉,从而导致逃跑无法神不知鬼不觉的进行。
当然了,曹军已经尽可能搞破坏,比如一些帐篷布料,带不走也找地方挖坑埋了,能让汉军少找到一点战利品就少一点。实在处理起来太费事的才留下。
得到陈到回报后,高顺和诸葛亮连连去查看,高顺内心也是有点懊悔,问计道:“李典应该已经跑远了,还要不要追?”
诸葛亮想了想:“追!虽然我军也不甚精锐,行动迟缓,但不试试怎么知道。李典毕竟是孤军悬于后方,我不信曹操撤军的时候,会先让李典撤、再让围困昆阳叶县的主力一起撤。
曹军既然跑了,肯定胆寒,担心我军追杀。要是十几万大军被我军也是十几万缠上,这天寒地冻的,虽然我军不能保证必胜,曹操也绝对不敢赌。
所以曹操既然真有那么谨慎果断、肯撤退,就肯定有魄力随时壮士断臂、牺牲李典。我们追上去,有可能大将军从昆阳出发的部队,能截住李典去路,那我们也不算白忙一场,好歹最后时分还能歼灭曹军断后阻击的部队两三万人。”
诸葛亮很快就想明白了:追不到主力,算是他没算准曹操,过去的就过去了,可尝试一下,就有可能无风险地拿下曹操的阻击部队,那也不无小补。
蚊子再小也是肉嘛,何况对面有两三万人。
高顺觉得很有道理,不管追不追得上,强行军试一把,也算对得起自己的职责,同时也当是练个兵了。
南阳郡这两年训练的十几万新兵,见血的机会确实少,十万人一直在修河,其中两三万人博望坡之战才逮到第一次机会见血。
这支部队也没有经历过奔袭强行军的苦,正好砥砺一下,哪怕大雪天翻山摔死百十个人,也是没办法的,至少活下来的都得到了锻炼。
决定要追之后,剩下的问题就是往哪儿追、怎么追。
对此高顺和诸葛亮商议之后,倒是很快得出统一意见:先派出快马斥候,撒网搜索,而主力部队在得到新的情报之前,就按照先挺进到澧水源头,然后顺流而下的路线追。
如果中途有别的情报变故,再随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