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对李素的封赏思路,恰好与他对关羽思路互补。
因为建业还没光复,所以对李素的封赏同样不能一步到位。刘备留下了这个借口,准备过几个月、拖到来年再升一次。
于是,刘备就暂不动李素的职官,继续保留司空,同时对他的外任总督略做调整。考虑到司隶地区即将全部光复,刘备就把李素的卫将军职位拿掉,先加司隶校尉。
明年说不定还会改革官制,让司隶也允许出现临时性的“总督”职务,然后把李素对司隶地区的管辖合并到他的地方官职里面去。也就是在李素的“总督XX州”里面,加一个司隶,类似于后世那些设总督的朝代,有“直隶总督”一样。
当然,“总督”的年限上限依然是要卡的,所以刘备才希望过完年再给李素加司隶地区的总督。这样才能确保“总督”职务依然是任期一年、皇帝可以特批再延长一年,也就是总任期绝对不超过两年,杜绝出现割据的趋势。
最后,将李素的爵位从万户的县侯提为郡公。
这也是刘备三开汉室后封出的第一个公爵——倒不是说刘备给李素的待遇超过了关羽,只是朝三暮四调整下顺序。给关羽先升大将军后给公爵,给李素先封公爵后升丞相。
主要是刘备知道,李素自己不希望在三十岁前当上丞相,要给后世一个好榜样,那就明年再说好了。
局势发展到目前这个状态,对李素的每一次封赏,都不再仅仅是他和刘备之间的事情,而是要作为一种制度建设的模范,供后世帝王子孙学习的“祖宗之法”。
所以,才必须慎重。以后几十代皇帝,都是要不断援引这个案例,作为卡功臣升迁速度的标杆。
关于郡公设置的很多细节,也都成了今天这场大朝议上的重中之重。
当然了,关于郡公的性质,关西朝廷和关东伪朝倒是非常默契,都规定是不立社庙、不追封祖宗。
所以这种郡公跟历史上王莽、曹操的公爵有本质区别。
因为对王莽和曹操来说,最关键的不是是否称公,而是这个公要自带社稷、追封祖宗七代,和一套独立的公国朝廷班底。有了那些东西,才能先自成独立国家、有独立行政和军事体系,为篡汉建立基础。
没有社稷、没有自己政府班底的郡公,是没有皇权威胁的。
季汉第一个公爵的册封,当然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满朝羡慕嫉妒和热议。
不过,光复整个江南的功劳,毕竟足够巨大。李素